2021年5月22日02时04分,我省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发生的7.4级地震,造成玛多境内及周边公路桥梁多处受损。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对我省灾情高度重视,部党组书记杨传堂、部长李小鹏多次就救灾工作进行调度。部、省和中交一勘院分别组成专家组,赶赴震区查看灾后受损情况。
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部路网中心副主任张志军于22日带领专家组一行9人行程约2000公里连夜赶往震区,与省内和中交一勘院专家组沿途一同查看了G0613、G0615、G214、S219、S312灾后受损情况,重点查看了野马滩1号大桥、2号大桥和昌麻河大桥现场以及玛多、玉树等地客运场站,并组织多次现场研讨会,研究抢通保通、运输保障及灾后恢复重建等相关工作。5月23日下午、24日上午,省厅会同部专家组召开“5∙22”玛多地震公路桥梁灾损排查处治情况研讨会和专家反馈会,果洛州交通运输局,厅综规处,厅建管处、厅养管处、厅安监处,省公路局,青海交控集团,省交通咨询研究院,省内专家组等相关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明有就目前玛多地震公路桥梁灾损初步调查受损情况、抗震救灾推进情况、初步灾损评估情况、排查检测工作安排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汇报,省内、外专家组就初步灾损处治方案提出了意见建议,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提出相关要求。
部领导和专家组一行对青海交通运输部门在抢通保通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指出,这次玛多地震震级大、余震多,截至24日10时共记录到余震1872 次,虽然引发的人员伤亡较小,但是对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大,且震源处在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4200米,震后公路抢通保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省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系统、立即行动,组织人员、设备和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力抢通公路,为打通抗震救灾“生命线”,保障救灾队伍及伤员进出和救灾物资及人员转移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议要求,一是继续加强公路保通保畅工作。根据汶川、芦山以及鲁甸震后地质灾害发生的调查统计资料,在震后一到两年内,地震灾区仍会处于地质灾害高发期,尤其在今年雨季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可能会明显增大。同时,青海有效施工期较短,因此灾区公路保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要按照“随断随抢、随抢随通”的要求,巩固保通保运保安全成果,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开展路网运行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引导群众出行;加强对次生灾害点的调查评估,尤其加强对潜在灾害点的评估;调查了解灾后恢复重建公路运输需求,尽快制定青海地震灾区运输保障方案;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加强运输管制措施,科学合理制定车辆限载标准。二是深化开展灾损评估隐患排查,实事求是、全面准确的抓紧开展、尽快完成,为科学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地震烈度区分别统计,一方面具体细项按照国道、省道、农村公路、客运站场、养护工区(道班)等进行分类,对因灾受损的交通基础设施受损路段位置、受损里程、具体规模、灾害类型、灾损工点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灾害分布图;另一方面在受损程度上应按照国家减灾委认定的“功能是否受损”为标准进行分类,同时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深入排查,确保不中断交通。三是科学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根据专家组对本次地震公路灾后重建工作发的意见,按照“统筹兼顾、系统优化”的基本原则和“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本思路,科学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首先重点关注野马滩1、2号大桥,结合现场检测以及桩基完整性检测等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大桥恢复重建方案,有效应对该地区地震灾情易发、多发的地理情况,同时加强对充当临时便道的G214运维保障,确保公路运输线的安全畅通;其次针对昌麻河大桥,在后期设计时根据地震部门确定的地震断裂带位置以及确定的地震烈度综合选取合理的结构型式及使用防落梁的减隔震支座;最后针对共玉高速等路段存在的路基凸起和凹陷问题,可一并充分考虑恢复重建和改善。四是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监管。由于G214国道巴颜喀拉山至共玉高速野马滩大桥路段和S219花久线昌麻河大桥绕行段,有不少处因冻土融化没有路面,且路面深坑多,在跨桥修复之前,客运班车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应督促指导管养单位和运输企业分别落实路面养护和运输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客运班线安全通行。五是持续关注玛多客运站灾损情况。由于公交客运站和客运站实际受损较为严重,建议由第三方进行排查评估后,和震后公路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一并研究提出修复建议,确保公交客运站和客运站安全运营。六是加强应急物资运输补贴落实情况。根据省前方工作组评估,预计5月25日后,应急物资运输任务将逐步减少,对执行应急物资运输企业的政府补贴落实事宜予以关注,协调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