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公路学会近日完成多项科技成果评价
2020-07-29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 

  7月20日至24日,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评价中心完成多项科技成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复杂风场环境大跨桥梁抗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山区复杂干线公路人车路协同理论与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海底沉管隧道结构防火及专用排烟道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复杂软弱围岩瓦斯隧道开挖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粤北典型跨铁穿山公路建造与运营安全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等。

  这些成果的完成单位主要包括:长沙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贵州省公路局、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南大学等、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浙大城市学院、广东南粤交通龙怀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同济大学等。

  其中,复杂风场环境大跨桥梁抗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复杂地形模型边界模拟方法,研发了用于复杂地形风场模拟的三维渐变式曲线过渡装置,解决了桥址区复杂地形边界风场突变难题,提出了峡谷内非近边界区域风谱的高效分析等方法,显著提高了大桥风振响应预测精度,改善了大桥工作性能,减少了桥梁全寿命过程中的维修、养护频率,降低了事故率,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该课题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已在湖南澧水大桥、湖南矮寨大桥、江苏苏通大桥等50座大型桥梁工程中成功应用,自2009年以来产生经济效益2.84亿元。

  山区复杂干线公路人车路协同理论与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通过山区公路3万余公里、100余位驾驶人的实车试验和自然驾驶实验,采集了人车路协同作用下驾驶人、车辆状态、道路线形、行车环境等大量数据,为山区公路的线形优化、安保措施的精准设计、服务设施的设置及主动交通安全防控措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应用技术。其开发的山区复杂公路人车路协同作用下的仿真计算软件平台,已经在全国8个省份的75条山区公路新改建工程优化设计中实际应用,通过线形设计指标优化,累计节约建安资金近9亿元,危险点段的甄别工效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倍以上;其服务设施规划和设置技术应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指导服务设施改造5460项;其研发的视距不良、避险车道、事故易发段感知护栏等6套交通事故主动防控智能化预警系统和装备,在全国12个省份的178个隐患点段上推广应用235台套,事故平均下降幅度达78.4%。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