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雨季来临天网助力农村公路管护
2015-07-01 
        本报记者吴平

        6月下旬降雨连连,都江堰市公路管理所彭青路养护队队长杨丛建的巡查任务繁重起来,他负责的沙西线与彭青路交叉口车流量大,超限超载、道路保洁、路面积水等问题让他应接不暇。

        “不过有了天网,这些工作做起来比过去方便多了。”6月19日,都江堰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所交通信息化监控中心管理员唐勇兵告诉记者,“相当于给我们配了个‘千里眼’。以前靠地毯式排查,耗时费力效率低,现在则实现了‘精准排查’。”

        灾害多发天网覆盖加强监控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地质灾害多发。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如何高效分享点位信息,打造“平安都江堰”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时全靠人工冒雨巡查。”都江堰市公路管理所巡查科副科长代飞同志回忆说,2013年都江堰“7·10”特大暴雨泥石流发生前夕,他连夜赶往虹口乡,不料被倒塌的大树拦住去路。代飞下车用油锯等锯开大树,两小时后,冒着随时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他终于赶在天亮前向交通运输局报告了公路塌方的详细情况,以便局抢险应急中心里能进一步细化抢险预案,派出多支抢险小分队,合理调配抢险机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险任务。

        2014年7月,都江堰市天网办在市交通运输局建立了天网二级监控平台,借用公安系统的“天网”资源,建立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监管体系。

        在虹口乡黑泥湾滑坡点,工作人员加装了摄像头。“再次遇到暴雨,就可以从监控屏幕上实时看到有无山体松动、塌方沉陷等变化趋势,据此尽早设置警戒线,采取临时交通管制等。”都江堰市公路管理所所长蒋永刚介绍,“相比人工巡查,节省了至少两个小时,为保障群众通行安全、抗洪抢险和道路抢通争取了时间,最大程度的挽回经济损失。此外,公路管理所职工的工作条件有了改良,监管方式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生命安全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一举多得平台建设计划再升级

        “我们监控设点位置在物流重点、重要路段交叉口,是客货运的必经之路。使用天网之后,超限超载的查处率同比提高了30%。通过电台、QQ、微信等信息联系方式,我们把涉嫌违章驾驶的车辆和路段信息,截图共享,执法大队就立即处理,再也不用跟无良司机天天耗起‘打游击’。”

        目前,都江堰市交通运输局共有监控点位71个,每个点位监控覆盖约400米,除了打击超限超载、加强地质灾害监控,还能够实时查询道路破损、桥梁隧道病害,消除占道经营、乱挖乱建等违章行为,甚至对于正在修建的青城山绕场路有否规范大中修施工也可以远程监管,对施工进度“了如指掌”。

        天网的使用还有效节省了汽车燃油、维修费用,2014年都江堰市交通运输局公务财政支出下降22%。省交通厅公路局养护处处长张敏考察后,认为都江堰的做法考虑周全,建议在全省推广。

        “天网系统稳定性和信息安全性也很高。”蒋永刚说,有专门团队负责后续保养维修服务,在遇到停电或极端天灾,即使停电也能够一天内全部将电池更换;此外天网的信号传输不与互联网的光缆同享,而是独立的专线,从而保证其信号的稳定和信息的安全。

        但平台仍有升级空间。首先是监控点的增加,都江堰市正在着手对山区道路增设5个点位,着重于易于积水的下穿隧道、长期塌方的明洞等;此外,计划将把摄像头换成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更加高清的镜头,从而在夜间也能够完成监控。

        “我们的监控中心24小时三班倒、全年无休,这点倒是走在天网前面。”蒋永刚说,天网虽好,但仍旧是依靠人工来运作,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智能化的监控系统相结合,才能最终促成平安交通信息化的建成。

        作者:吴平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农村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