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在亚太智能交通论坛成功展示
2015-04-29 
        

        4月27日,由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14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在南京召开。亚太智能交通论坛是亚太地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智能交通盛事,是世界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交流活动之一。在论坛期间,由清华大学牵头的863主题项目“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成功组织举办了车路协同典型应用系统现场演示。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代表当今世界智能交通系统的最新发展方向。它采用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实现人、车、路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道路交通协同管理和行人安全辅助,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可有效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保证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系统演示过程中,10辆试验车在展示现场循环演示,向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和媒体重点展示了车路协同环境下信号灯控路口车速引导控制、车车协同环境下车辆跟驰危险辨识、预警和辅助驾驶以及车车协同环境下车辆换道危险辨识、预警和辅助驾驶等十余个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典型应用场景。

        我国在2011年863计划中首次设立了车路协同主题项目。项目团队经过三年的联合攻关和集中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车路协同技术框架体系、系统与应用。与会人士对项目组所展示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其开启了我国在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方向上的创新与实践;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车路协同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矗

        清华大学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学术带头人张毅教授、国家863主题项目首席专家姚丹亚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清华大学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将与参与项目的团队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并联合其他合作单位,继续致力于以车路协同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并密切结合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实际道路环境下开展基于车路协同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构建包括智能车辆、智能路侧设备、智能移动终端和中心管理系统在内的“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和试验测试基地,进而开展车载自组织网络、车辆自主安全控制、基于全时空交通信息的交通协同控制和诱导以及行人出行安全辅助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产品;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应用,带动交通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构建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的交通出行美好图景。

        27日下午,项目组举办新闻发布会。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毅教授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立过程和主要内容、联合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项目组已取得的关键成果;清华大学汽车系李克强教授介绍了项目组在基于车车/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主动安全控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杨晓光教授介绍了项目组在基于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协调管理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冉斌教授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发展车路协同技术的不同途径,诠释了中国发展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新闻发布会中,以上教授还回答了媒体的有关问题。

        国内外众多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演示系统,并乘车体验了相关功能。

        参与该项目研究的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安汽车、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大唐电信、奇瑞汽车、北京邮电大学、新岸线等相关单位参加了此次展示活动。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