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城市城轨交通共完成建设投资6286亿元,同比增长5.5%,创历史新高,其中车辆购置完成投资426.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8%。近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城轨协会”)发布《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上述内容。
《报告》显示,2020年有11个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超过200亿元,11个城市合计完成3587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额的57.1%。其中杭州、成都、深圳为2020年全国地铁建设前三甲,分别完成投资超650亿元、近490亿元和300亿元;第4至第11名分别为北京、西安、郑州、武汉、广州、天津、青岛和南京。
继续前溯,“十三五”期间,全国城轨交通累计完成投资2.63万亿元,同比“十二五”增长112.82%,年均完成投资5255.7亿元。在这五年间,全国有超过60座城市,有城轨交通项目在建或建成投运。《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城轨交通建设规模和投资还将维持较高水平。
截至2020年底,共有67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在建规划线路总长达7085.5公里,其中27个城市建设规划规模超100公里,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和南京5城在建规划规模超300公里。
在这些规划线路中,包含地铁、轻轨、跨座式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5种制式,其中仍以地铁为主,达5426.8公里。其次是市域快轨,占比11.24%;有轨电车、跨座式单轨和轻轨分别占比10.33%、1.44%和0.41%。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受市场推崇的磁悬浮制式,在当前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中并没有出现。
截至2020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4个城市建设规划在实施的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达4.16万亿元。其中,上海、广州均超3000 亿元,北京超过2000亿元,3城建设规划在实施线路可研批复投资总额达9099.1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1.8%;第4至第9名分别为杭州、天津、深圳、南京、西安和成都,合计投资总额1.07万亿元,占全国的25.6%。
运营方面,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共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7969.7公里。其中,上海以834.2公里冠绝全国,北京以799.1公里位列第二,两城运营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成都、广州和深圳运营线路长度超过400公里;超300公里的有南京、武汉、重庆和杭州;青岛、郑州等6城超过200公里。
在车辆制式方面,截至2020年底,城轨交通运营线路中共有8种制式同时在运营。其中地铁最多,达6280.8公里,占比78.81%;以下依次为市域快轨、有轨电车、轻轨、跨座式单轨、磁浮交通、电子导向胶轮系统和自导向轨道系统,占比分别为10.28%、5.83%、2.73%、1.24%、0.72%、0.26%和0.13%。
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轨交通累计配属车辆8342列,同比增长19.3%。全年完成运营里程45.5亿车公里,同比增长11.1%。北京、上海2城运营里程均超6亿车公里,广州运营里程超过4亿车公里。平均旅行时速35.1公里,在未计入上海磁浮线和北京大兴机场线的情况下,单条线路平均旅行时速前三甲为成都地铁18号线、南京市域快轨S9线和青岛市域快轨13号线,时速分别为91.03公里、87.4公里和66公里。
2020 年全国城轨交通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成本24.6元,同比增长1.2元。平均单位人公里运营成本0.74元,同比增长0.05元。总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52.3%,同比增加3.5 %,电费占比10.2%,同比持平;平均单位车公里运营收入15.9元,同比下降0.8元。平均单位人公里运营收入0.48元,同比增长0.01元。
受疫情影响客流减少,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平均运营收支比为65%,同比下降7.7%,总收入同比下降10.5%,其中,票款收入下降26.1%,总支出增长31.5%。
就城市城轨交通“十四五”规划,城轨协会称,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轨交通多网融合、资源共享、支付兼容,积极推进安检互信,票制互通;同时确立城轨业主单位为市域内乃至城际间通勤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负责主体。《报告》强调,要控制造价,强化技术经济比选,合理确定建设标准,避免过度超前和重复建设,采用自主化技术装备。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张与投运时间的不断推移,城轨企业运营票务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支出的问题会不断加剧,从而引发政府公共支出增加、服务水平大幅降低、安全隐患日益恶化等问题。城轨协会称,各城市运营主体应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城轨交通财务可持续发展。
城轨协会建议,合理选择城轨交通线网规模和制式结构,规划建设符合城市发展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的城轨交通;同时,政府、企业、社会合理分摊轨道交通成本的格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保障公共安全防范所需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与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与社会物价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挂钩的轨道交通票价调整机制。
同时,鼓励拓展经营,用经营效益反哺运营。《报告》称,推进以停车场站为重点的地铁上盖物业开发,以及沿线土地综合开发,通过物业开发积累运营资金;在维修方面,加强区域化合作,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区域设立共建共享的维护保障点,发挥规模效应、共享维护资源、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