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地方标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DB/T 3972-2021)正式发布,该地方标准是公路工程的全国首例。
智慧工地是对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现有信息化技术的资源整合和创新,其综合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智能终端、智能传感设备,围绕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智能监测与检测的项目信息化生态圈,为工程建设提供智能化监管及决策,实现工程建设智慧管理,同时将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为养护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了智慧工地顶层设计研究,依托344国道淮河大桥改造工程、420省道金湖段建设工程、126省道南京段改扩建工程,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入手,进行“一路一桥一隧”智慧工地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应用,从人员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生态环保、BIM管理等方面,构建江苏国省干线智慧工地建设框架,紧紧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利用项目管理整体提升效率,实现参建单位工程管理互联协同。安全管理参考平安工地建设要求,杜绝安全隐患,通过BIM实现工程建设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在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江苏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化程度,引领公路工程建设领域智慧工地的建设,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标准规范,江苏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形成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基于“一路一桥一隧”智慧工地工程试点示范编制,融合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人员、设备、物料、质量、安全、环保、BIM等管理功能,规定了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接口、信息安全、运行与维护等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改变公路工程智慧工地建设零星、局部、分散的现状,形成“现场可视、数据可查、进度可知、质量可控、安全可防、违规可纠、预警可报、全程可溯、效益可增、模式可行”的管理体系,标志着江苏省交通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对于全面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工程建设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