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每两年全国仅评1人!邓宇荣获2020年度“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
2020-08-27 来源:重庆发布 

  8月25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桥梁学术会在山东济南举行,400多位知名桥梁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桥梁、美学景观、结构创新等内容展开热议。

  会上,“同济桥梁教育和研究发展基金”2020年度三大奖项也随之揭晓,来自重庆的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桥梁专业副总工程师邓宇荣获2020年度“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1次,通过专家提名、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产生,每次仅在全国评选1人。

  十年磨一剑 耐得住寂寞

  “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旨在表彰在桥梁科教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杰出青年,奖金用于资助国际交流。邓宇表示,“桥梁工程师十年磨一剑,这个奖项,是对我过往职业生涯的肯定,也会在我未来职业生涯里时时提醒我的职责。”

  从2005年入行起,邓宇已经参与了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深圳前海景观桥、重庆嘉悦大桥、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山西省忻州市跨云中河景观桥等多个项目的建设工作,一路走来,“耐得住寂寞,一步一步走扎实”是邓宇唯一奉行的“职场经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桥,四季要防洪水,24小时要防撞击,桥梁设计作为一架桥成型的前端,极度考验桥梁设计师的专业和严谨。

  “桥梁设计是一架桥的技术引领,工程师需要明白质量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也是桥梁安全的保证。在此前提下,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寻求最优的桥梁方案,在安全、经济、美观中寻求最佳平衡点。”邓宇说。

  从去年2月开始,邓宇就作为执行项目负责人参与到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的建设中,疫情加上工期,邓宇半年没回过重庆。

  “澳氹四桥是公司境外跨海大桥的首个项目,也是公司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成果。”邓宇说,“入了这行,就要做好去更广阔市场的准备,不止是专业上,还有心理上。不止要克服跟家人的长期‘异地’,还要克服高强度专注下的压力。”

  一座桥从理念到成形,设计图纸少则几千张,多则上万张,要在每张图纸的每个细节里保持高度专注力和责任心,图纸才会完美,方案才会辩证,落地才会顺利。

  这样高强度的专注是繁琐而细致的,要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要在这个领域里长期耕耘,邓宇强调,“只有初心和耐心,是支撑一个工程师长期坚持下去的最核心动力。”

  专业支撑 本土设计师的国际视野

  桥下万顷波涛,桥上“闲庭信步”,这一秒爬高,下一秒走猫道。

  为了配合项目施工、落实设计方案,15年的桥梁设计生涯,项目在哪里,邓宇的脚步就走到哪里,从重庆到深圳,从中国澳门到美国旧金山......从本地到全国,从国内到国际。

  作为一个本土工程师,邓宇并不拘泥于地域,始终在不断强化自己的“国际视野”,“对工程师来说,始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工程师只有与实际工程有面对面的‘对话’,图纸才不会是束之高阁的理论。”

  2012年,邓宇前往美国林同棪国际集团总部,进行桥梁抗震和旧桥加固相关技术的交流学习。近年来,在新加坡、美国等国内外项目积累的经验,也让邓宇的认知边界被不断拓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景全为邓宇颁奖 林同棪国际供图

  “获得更好的实践机会,沉淀更多的项目经验,拓展更大的创新知识盲区,这三环对一个桥梁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正向的专业循环。”在他看来,把握好机会参与更多项目,去更大的平台和项目中跟同行交流,邓宇认为,有了更多全国化、国际化项目经验的加持,工程师才能更好的沉淀自己的实力。

  而国际视野的获得,一方面是邓宇的主动争取,另一方面,也是林同棪国际的有意而为。

  作为一家世界著名工程咨询集团,林同棪国际从中国总部落地重庆起,就一直有意培养本土人才的国际项目经验。

  邓宇介绍,从定期的去美国总部交流,到专注创新思维、战略拓展的“A+经理人”训练营,再到部门导师,因为深知一个桥梁工程师的“出师难”,自中国总部落地重庆后,林同棪国际就一直在沉淀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国际化桥梁工程师为标杆,进行人才输出。

  多即是一,把眼光从国际视野上拉回来,再多经验的沉淀,在邓宇看来也只有一个目的——建好一座桥:“项目不分地域,接手就是责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