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济南唯一“国保级”石桥、400多岁永济桥完成修缮
2020-07-15 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日,安徽黄山歙县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的镇海桥(屯溪老大桥)被洪水瞬间冲垮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镇海桥在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黄山市中心城区最古老的明代石桥。在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也有一座明代石桥——永济桥,永济桥2013年就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济南唯一一处“国保级”古石桥,它还是济南市现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桥,是山东省艺术价值最高的古石桥之一。记者7月13日获悉,7月15日,永济桥修缮保护工程将全部完成,古老石桥重现昔日风采。

  投资453万元,古老石桥重现昔日风采

  平阴县东阿镇文化站站长王化琦告诉新时报记者,永济桥修缮工程于2018年4月3日开工,当时计划对桥面、引桥石板路面、栏板、望柱、石墙护栏、桥身金刚墙、雁翅墙、券洞、券脚等部位进行全面检修加固。维修工程原计划投资249万元,为期8个月,于2018年年底修缮完成。

  当年6月份,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于桥西南侧燕翅墙下面挖出一只镇水兽,王化琦说,镇水石兽也叫蚣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的九子之一,又名避水兽,在民间传说中具有镇水消灾,保一方平安的神力,“连年纪最大的村民也不知道这一镇水兽。”王化琦因此分析,现存桥身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发现的镇水石兽应该是和桥的年龄一样大,十分珍贵。加上施工过程中的别的“新发现”,维修工程于是暂停,“我们更改维修方案和图纸,重新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后,继续施工。整个工程的总体投资也变成了453万元。”

  古今驰名永济桥

  永济桥横跨浪溪河上,东西走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

  正是因为横跨浪溪河上,故而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当时为三孔石桥,后来因为发大水被冲坏。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更名“永济桥”。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桥高稍减。现存的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额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别雕有一大型龙头。北面龙头嘴巴已残,南面龙头则相对完整。龙头栩栩如生,獠牙瞠目地注视着河面。

  永济桥石雕为明代石雕中的精品

  永济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每块石栏板下留有一对流水孔,这样可使桥上的积水能迅速流出,如遇洪水漫过桥面,这些流水孔可缓解洪水对石桥的冲击,使石桥安全度过危机。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七对石狮和一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还有双掌抱球的石狮。出于对这些石狮石猴的喜爱,当地人还把这座大石桥的石刻编成歌谣传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这些石雕,工艺精细,狮、猴形象逼真,大小适宜,是明代石雕中的精品,体现了明朝大气、精致和细微的艺术特色,是将桥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的典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多种措施保障古桥安全

  永济桥建设之初,桥上可通行车马和行人,在古代属大型石桥。是连接东西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往其他地方的主要干道,古时被称为“御道”。到了现代,永济桥也是两岸人们往来的必经之路、交通要道,后来,当地人为了保护石桥,在桥的东端入口处放两长条水泥桩,将桥变窄,阻止大型货车过桥,但是这只能阻止大型货车的通行,却不能更大程度上保护古桥。在2003年年底,石桥曾被货车撞毁部分石栏板、石望柱,而后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将其修复。

  王化琦说,为了保护古桥,当地政府在永济桥以北300米处新建了一座桥,以方便车辆通行。但那时古桥的破坏已经比较严重,修缮保护工程的启动,终让古桥获得新生。

  王化琦表示,此次修缮保护工程充分考虑到了永济桥下一步的保护,因此在古桥河岸两侧都安装了石桩,防止车辆通过,“按照现在安装的石桩间距,即便三轮电动车也无法在桥上通行,只有行人和自行车可以通过,另外还有专门的文物保护员日常巡逻,保护古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