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召开的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交通强国试点”首次列入工作重点。2019年底,四川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2035年要实现“交通强国”目标,作为试点的四川将如何作答?
6大试点任务:
●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
●创新构建高原山区综合立体交通网
●建立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
●建设有韧性的交通防灾减灾体系
●探索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
●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文化”融合新名片
方向
拟出“大纲”,将在6个方面开展试点
据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介绍,四川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于近期送呈交通运输部,待审核确定后即可全面启动试点。
试点实施方案是我省推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大纲”,明确了主要任务:将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创新构建高原山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立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有韧性的交通防灾减灾体系、探索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文化”融合新名片等6个方面开展试点。
2019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超过30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500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上万公里,均为西部第一;道路客运客车日均发班量、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居全国第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居西部第一。四川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省,各种交通方式门类齐全,已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框架,具备在多方面开展试点的基础条件。
试点要在重点领域、优势领域、急需领域或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综合考虑四川区位优势、基础条件,聚焦我省资源较为富集、区位优势明显、数字经济发达、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功能突出等特点,提出在能体现四川交通发展特色的6个方面开展试点,力争1-2年取得阶段性成果,3-5年基本完成并形成系统性成果。
行动
在重点和优势领域,已先行先试
在重点和优势领域方面,我省已经在行动。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双城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已经展开。今年3月,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视频会议达成共识,两省(市)将在规划、网络、枢纽、服务、管理五个方面“一体化”发展,高起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
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委,正在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在一张网上综合集纳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物流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划,做到融合、一体发展。这张交通网建成后,两省(市)将实现“双核”间1小时直达,“双核”至成渝地区主要城市2小时到达,铁路公交化、跨区域公交开行成为常态,并共建世界级民航机场群、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以企业为主体的“智慧高速”试点,正在多条高速公路上进行。在智慧交通技术领域,四川已走在全国前列。
建设中的成宜高速公路正在进行车路协同的试点,以道路运营管理和出行服务为核心,重塑高速公路出行体验。四川省铁投集团牵头组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交通运输部公路院、规划院,省交通运输厅公路院等公司(单位)成立联合实验室,年内还将完成《成宜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通车时,在成都方向,将建成包含智能门店、智能停车场、智能加油站、智能厕所、物联网智能垃圾桶等设施设备的数字化超级服务区等。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日均断面车流量15万辆次,是省内交通最为拥堵的一条高速公路。川高公司正在绕城高速上建设一条虚拟的高速公路,可实时得知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故、车辆密度、危险驾驶行为并立即做出判断和决策,并通过导航及时告诉车主:前方有事故需要变道、前方道路拥堵建议绕行……去年8月以来,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要求,成绵高速扩容项目启动了数字交通试点,川高公司联合交通领域相关单位和阿里巴巴、华为公司、四川移动等企业,进行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相关课题研究与产品研发。
变化
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无变有、有变优”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这些试点任务如何体现通过交通实现“强国”?“通过试点,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无变有、有变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上述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表示。
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交通基础设施亟须补短板。我省提出高品质构建高原山区综合立体交通网,拟以川藏铁路、川藏高速等为重点,统筹公、铁、航、轨等交通布局,构建适应高原山区特征特点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将高效率、高品质的交通服务向民族地区延伸、覆盖。同时探索高原高寒、小交通量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和发展路径,以及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高原山区公路管养保障体系。
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则主要围绕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通过试点,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打造具有高标准、高品质的生活区域。其特色亮点是提出了“准点公交”概念,探索试点把公交车时间误差控制在半分钟以内,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服务,让公众公共交通出行更有计划性,减少换乘和等待时间。
还有对产业的促进。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年收入超过1万亿元,试点将探索“交通+”与旅游、文化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一批路景融合的精品旅游廊道,培育山地轨道等交通新型产业,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又推动交通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四川日报记者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