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湾航道疏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出现“湛江”达35次。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事件暴露出抄袭、造假问题,性质十分恶劣,生态环境部已责成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目前省市联合调查组已完成对编制单位的调查取证,案件进入立案处罚阶段。环评报告意在评估建设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提供重要依据,它堪称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防线”。因而,环评报告编制是极为严肃的事情,必须理性、客观。深圳湾的航道疏浚项目,备受当地舆论的关注,环评单位是中科院南海所这样的知名机构,没想到竟出现如此恶劣的抄袭、造假问题,令外界大跌眼镜。
这一抄袭造假事件所暴露出的,不仅是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操守的缺失,还有把关环节的失守。中科院南海所是海洋专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对于其出具的每一个环评报告,按理说都应有严格审核的程序。深圳湾环评出现35次“湛江”字眼,以及“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等内容,类似低级错误居然没有被发现,相关审核程序是否形同虚设,显然是无可回避的疑问。
深圳交通部门在此事中的作为,同样备受质疑。一份张冠李戴,有着明显硬伤的环评报告,深圳交通部门不仅未做基本的核查,照单全收。而当抄袭造假被曝光后,深圳交通部门,一度想要淡化处理,要求环评单位中科院南海所“戴罪立功”,重新开展环评。幸而在舆论的穷追猛打和上级部门的干预之下,这种和稀泥处理终于被制止。整个事件的过程中,交通部门只顾为项目护航,而罔顾环境风险的心态可谓一览无余。
深圳湾环评抄袭丑闻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它的背后,是环评报告粗制滥造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症,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生态保护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风气。
此前,生态环境部以及各地环境部门,曾多次曝光和查处环评报告抄袭造假等问题。统计显示,2019年11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施行以来,全国共25家环评编制单位和30名编制人员因环评文件质量问题被采取信用管理措施。
尽管环境部门屡屡对环评报告抄袭造假“下重手”,但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遏制。究其原因,是某些地方对于环境保护,仍然停留于“口头重视”,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漠视环境的代价,环境保护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尤其一些地方重大工程和项目,由于关乎GDP和地方税收,往往被另眼相待,在环评上被“通融”的空间较大。一些环评机构,为了迎合相关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喜好,往往背弃职业操守,环评报告的粗制滥造因此成为风气,根本难以呈现真实的环境影响和污染威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专项通知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要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并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这其实也给环评造假的治理,指明了方向。
生态环境部之前表示,未来将加大对环评报告的复核比例和抽取频次,通过大数据比对、查重等手段,展开智能化复核,这些工作无疑是必要的。对于类似中科院南海所这样的造假机构,应当加大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从重处理,不能让其轻易过关,换言之,要用高昂的违法成本,倒逼环评机构的狠抓专业和规范。
但在盯住环评机构的同时,更要盯住那些委托环评的政府部门和负责为环评审核把关的地方环境部门。对于这些部门敷衍自身职责,把环评当成走过场,为环评粗制滥造开绿灯的行为,同样不能放过,要用动真格地查处,通过层层压实责任,遏制环评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纵容和包庇环评弄虚作假的部门和官员,严厉追责。拆穿环评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双簧”,让环评回归科学和公正。
环评应当成为生态环境治理利器,而非环境违法的堂皇外衣。深圳湾环评出现抄袭造假,这是环评的公信力之殇。对于此事,固然需要问责到位,但同时更应藉此机会,举一反三,以零容忍的姿态,向生态治理中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宣战。用法治为生态治理护航,确保环评报告的严肃性,从而筑牢守护绿水青山的“第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