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20),我国开行了首条跨省环线高铁(运营线路)。与主流媒体一致看好不同,眼镜哥认为这样的环线高铁运营线路,只有形式,而不是神是。线路存在两个重大缺陷,一个是天生,一个后天人为,如若不改进,将很难在全国推广。
首条跨省高铁环线简介
我国首条跨省高铁环线并非新建的一条独立环线高铁,是由即有的成渝高铁、渝贵铁路、成贵高铁联通组成的闭合环线,只是列车运营性质上的高铁环线。
组成环线高铁的3条铁路跨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因3条铁路起止点成都、重庆、贵阳,又叫"成渝贵环线高铁"。
环线高铁一共开行3个城际动车班次,均是从线路的起止点始发,开行贵阳北到贵阳北C6012,重庆西至重庆西C6014,成都东至成都东C6017。如上图所示。
姑且不谈车次安排数量、停靠站点、时间安排等是否合理。仅运营线路的选择设计上就存在两大缺陷,将从根本上限制了线路的客流。
两个缺陷
在开讲第一个缺陷前,首先我们要明白环线高铁的开通意义(目的)。
我们日常乘坐的高铁(火车)列车都是线性铁路,列车单向运营在单一或者串连的多条铁路线上,始发和终到城市不同。如下图所示。这种线性铁路的客流形式以始发终到城市直达或者长途客流为主,兼顾少量的短途通勤客流。
此次开通的环线高铁,与线性高铁(铁路)不同。其主要目的是将原本独立运营的各高铁线路连同,让原本需要换乘的客流,可以一车直达。客流形式以跨线客流为主,少部分兼顾线性客流功能。如下图所示:
而这次开通的首条跨省(成渝贵)环线高铁,存在的两个重大缺陷,恰恰限制了这个目的。
1. 环不成环的缺陷
如下图,成渝贵环线高铁虽闭合成环,但其环线形态与真正的圆环形态相差甚远。
这种环不成环的缺陷会导致如下图中区域1的宜宾、乐山、眉山等城市与区域2的资阳、内江等城市,区域3与区域4的城市间,失去了跨线运营的意义。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坐高铁出行。什么意思?
如下图,内江到宜宾的大巴车无论是时间、票价都比坐高铁强,优势太明显。原因就是环线走向选择设计上使得高铁运行绕路太远。同理如资阳与眉山、资阳与乐山均是如此,只是高铁的劣势没有那么巨大罢了。事实上成渝高铁与成贵高铁沿线城市,从性价比和时间成本上考虑乘坐环线高铁确实上不划算。同理成贵与渝贵铁路沿线也是如此。
如此以来,没有了跨线客流为上座率做保证。环线高铁也就违背了开通的初衷,失去环线的意义和宗旨。实际上就相当于两条单独运营的线性铁路,如下图所示。还不得不与即有的单线班列去竞争,如若在没有停靠站点和时间优势,上座率将会雪上加霜。
避免方式
这种缺陷受城市地理位置天然分布所致,线路走向恒定不可改变,所以此缺陷天生不可改进。不过,此缺陷可以避免。从一开始就不做这样的线路选择。而科学的选线方式有个最好的例子:海南省环岛高铁。如下图,以后跨省环线高铁的形态就按照这种样子来。
2. 跨线联络缺陷
成渝贵环线高铁是由3条铁路组合而成,第二个缺陷也存于此。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A、由于3条线路各自的走向不同,线路存在一定夹角,铁路不能直接接轨,不同高铁线路间需要靠联络线连接,类似于不同高速公路间的匝道。匝道限速,铁路联络线同样限速。
高铁列车从一条线跨线运营到另一条线必须通过联络线,通行速率(运营畅通率)也就降低了。联络线限速过低、线路过长将严重降低高铁列车的通过效率。一个不是很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就是高速路上开半小时,匝道堵车20分钟。
如上图所示,同样的联络线问题也存在于成渝与成贵之间,渝贵与成贵之间。
改进方式
此缺陷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选择组环的线路最好正线直接连接,如三亚的西环与东环。或者多站场正向顺接(这需要不同高铁线共站设计时,一开始就得做好高铁站选址和线路优化)。
其实联络线还算可以接受,下面这个点简直不可原谅。
B、 缺陷第二点就是,直接没有联络线。如下图所示,成贵与渝贵铁路之间的联络线独缺宜宾(成都)与遵义(重庆)方向。
这样的结果导致所有的环线高铁列车必须进入贵阳北站停靠,掉头以后再去往另外一条线。好比你开车从一条高速去往另一条高速时,发现没有你要去方向的匝道,只能走反向匝道然后下高速掉头。如下图:
这样的运营走向直接导致列车增加了运营时间,运营里程,票价也随之增加。你认可这样的高铁吗?
另外还会延伸出一个问题:由于铁路上下行(往返)线路并行,没有掉头(联络线)设计。列车要往回开,要么提前逆行至对向线路(站台)停靠,然后退着走(高铁列车可以两头行驶),要么先停靠本线站台,然后倒车去往反向铁路线(就好比开车跨过中央隔离带,在对向车道倒车行驶)。这个问题不仅会导致调度难度增加,而且会造成整个铁路网络的通行瓶颈(堵车),留下更严重的列车正面相撞(车祸)隐患。
综上,此缺陷完全是人为所致,可以避免,也可以改进。
如下图所示,新建联络线,由贵阳北改停白云北(贵阳市)。
总结
铁路公司这次的开创之举,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效果有待论证。
眼镜哥始终认为有违初衷,形似而不神似。两大缺陷注定此类环线之操作无法在全国推广。就目前我国的高铁网,都逃不过这两缺陷。
不过,凡事往好了想,从首条跨省环线高铁中可总结经验和不足:
未来首先得是在枢纽型高铁站与各高铁线路的连接设计上多下功夫;
其次真可以在全国新建多个独立的大小环形高铁,起到类似于地铁环线一样串通作用,真正盘活全国纵横的高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