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希望国际一提高铁就想到中国
2018-09-21
王梦恕
籍贯:河南温县
终年:81岁
生前身份: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前住址:北京
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逝世,享年81岁。
低头钻隧道做工程,学冷学问,坐冷板凳;抬头面对话筒,能针砭时弊,对热点问题有问必答,对需要帮助的人一副热心肠。这位曾说出“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的“高铁院士”,有着冷与热的交织人生。
新京报记者王俊
昨日12时50分左右,王梦恕于301医院去世,享年81岁。
记者了解到,王梦恕去年5月第一次脑溢血住院,“工作强度大,身体太劳累。”王梦恕学生、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谭忠盛说。“12月份恢复得不错,还给我们开过一次会,鼓励我们年轻人,干工作一切要从国家需要出发。”
今年3月,王梦恕再次脑溢血住进301医院,但总体比较平稳。
昨日上午,王梦恕再次脑溢血,家属及学生赶往医院讨论治疗方案,但中午时分,这位院士就走了。“很突然,我们都在太原出差。听到后紧急赶回来。”谭忠盛说。
冷学问
詹天佑是王梦恕的偶像。
儿时的王梦恕最想做的职业是铁路工人,在听到老师讲了詹天佑的故事,知道架桥梁、打隧道也是一门科学后,便决心做一个像詹天佑一样的科学家。
1957年,王梦恕进入唐山铁道学院的桥隧系桥梁专业学习,在唐山铁道学校学习期间正值成昆线建设,唐山铁道学院派遣包括王梦恕在内的数名师生去考察实习,在施工的隧道内,由于施工技术、生产工艺落后等原因,隧道掌子面发生了大面积塌方事故,造成八名工人死亡,一名学生腿被砸断。
“能不能以后隧道施工不死人,”经历这件事后,王梦恕在第四年开始分专业时主动申请将专业改为隧道工程建设。
从一个热门专业转向做冷门学问。“当时很多人看到隧道这么复杂危险,都不愿意选择隧道专业,令我坚持下去的原因是我有个梦想,那就是让隧道施工不死一个人,而且要马上实现。”王梦恕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解释了原因。
辟冷径
这种执拗也让本来可以留校任教过舒服日子的王梦恕,脚步遍及大江南北,屡辟冷径。
1980年底,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奉命从洛阳南下广东,承担衡广复线坪石至乐昌段11座隧道和3座大桥的施工任务。其中,全线控制工程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公里,是全国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王梦恕作为科研所总工程师,带领24人的攻关小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自己参与画线、钻孔、装药、引爆,冒着浓烟冲向掌子面观察爆破效果,经常在洞里一待就是20多个小时。
最终,大瑶山隧道提前一年半开通。缩短铁路路程近15公里,使火车时速从50公里增至100公里以上,加强了岭南地区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并且改变了中国百年来的隧道修建工法。
“王老师是隧道行业的带头人,在整个行业大家非常崇敬他。”谭忠盛告诉记者。
军都山隧道工程、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磨沟岭隧道工程、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和青岛海底隧道工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工程背后,都有王梦恕的身影。
“治学方面,他一直要求,工程学科要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一定要到现场进行试验,要在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谭忠盛提到恩师的教诲,这点是王梦恕反复强调的。
王梦恕也身体力行着,翔安海底隧道第一次穿越海底风化槽时,隧道上部为30多米深的海水,开挖面的地质条件较差,渗水量不断加大,已出现失稳征兆。
已经70多岁的王梦恕,在狭窄的临时钢梯上攀爬,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很快提出了施工方案和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措施,使工程顺利通过了风化深槽的严重危险地段。
“王老师对工作很执着,直到晚年还在超负荷工作。”谭忠盛说,去年初生病前,还一直在奔波,“他很简朴,我们经常一起吃工作餐,对饭菜并不是很讲究。”
中铁隧道局勘察设计研究院陈建平告诉记者,在复兴门折返线工程时,王梦恕就住在工地现常“傍晚总看到他骑着那辆破旧的单车,汗水涔涔、急匆匆朝着小楼奔来,人未进门,话却先到:‘今天吃什么啊?活要干,饭要吃隘等等,嘻哈一通,气氛融洽。”
热点人物
但王梦恕更广为人知的一点是他的“热”:屡次直言铁路体制的某些弊端、对热点问题公开亮出观点,屡遭争议,却依旧敢言,这位老人一直是个“热点人物”。
针对高铁该不该开通Wi-Fi、高铁盒饭贵不贵等热点问题,他的言论总能引起媒体关注。
王梦恕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至2017年的全国两会,几乎毎年都会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面对长枪短炮的媒体阵势,他从来都是有问必答,不会回避问题。
有记者询问,京沪高铁为何一直没有开通Wi-Fi,老人说,你们年轻人现在都是低头族,天天走哪都看着手机,坐高铁就歇一歇、抬抬头吧。
高铁盒饭太贵怎么办?王梦恕在2017年两会曾回应说,“最开始搞高铁的时候,想着速度这么快,旅程时间很短,没考虑供餐问题。”据王梦恕介绍,目前高铁上的供餐业务都是分包经营,铁路部门正在想办法给列车组加配餐车,收回供餐服务的管理权。“我们已经在做了,这需要一个过程。”
王梦恕说,这个天价盒饭你们有意见可以提,开始要60块钱一盒,后来被我们压下去了。
“有一次我坐商务舱,我一看盒饭一盒60块钱,我问怎么会那么贵?列车长解释说这不归他们管,盒饭是私营企业在做。后来我们给私营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要求多提供15块钱一盒的。”王梦恕说。
他曾说,“做人要学武则天,死后留块无字碑,任人评价。所以,我不在乎。但是如果大家都不说真话,社会就没希望了。”
热心肠
除了见诸报端的“热”,王梦恕的“热”还体现在他的热心肠上。
“王老师特别关心老百姓生活,很多人找他,他都是有求必应。”谭忠盛说。
“王老师同情弱者,对基层职工充满了爱护,许多亲力亲为、助困解危故事坊间传说颇多,以他的情怀、个性,我认为真实性很高。”陈建平说。
据陈建平回忆,2005年的一天,王梦恕因事路过无锡,我请他多住两天游玩一下,他坚持不肯,说铁路局一个困难老职工住房问题还没解决好,要回去落实;一些来访诉求还没处理等等。“那时候他已是全国两会代表,除了担负繁忙的技术领导工作,还要时时关注一线职工热点问题,并为各级部门进言献策,切实履行对企业、社会的责任。”
作为人大代表,他对要交上去的提案,直言“我不喜欢用电脑打印出来的文章,没有生命,看不到感情和思路。能上交到中央领导手里的提案,为了表达问题的重要性,我都用手写”。
与铁路结缘六十余载,王梦恕名满天下,争议伴身。
昨日,王梦恕逝世的消息甫经传出,便全网刷屏,有媒体拟了这样的标题:中国铁路的功臣走了……
中国高铁拥有长距离和大网络建设运营的经验,桥梁架设、隧道技术、轨道铺设等技术全球领先,这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条件。希望以后国际市场一提到手表就想到瑞士,一提到小电器就想到日本,一提到航天就想到美国,一提到高铁就想到中国。——王梦恕点击进入专题:
“高铁院士”王梦恕去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