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监理:基建产业链中最尴尬的角色
2018-09-13 来源:基建通


  我国自1988年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试点至今,建设工程监理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近两年国内基建大改革,监理行业同样面临着洗牌。

  01

  2017年7月18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对于选择具有相应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工程,可不再另行委托监理。

  02

  2017年11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第9号令发布《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至此工程咨询资质正式取消。

  03

  2018年4月23日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工程监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明确规定:对于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公用事业工程(不含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项目),建设规模5万平方米以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工程,无国有投资成分且不使用银行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不实行工程监理。”

  04

  2018年3月16日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本市施工许可办理环节营商环境的通知》:“在本市社会投资的“小型项目”和“工业项目”中,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工程监理。建设单位可以自主决策选择监理或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其它管理模式。

  近些年我国基建行业发展迅猛,但监理行业的发展却不能与之相匹配,依然是围绕着现有的市场“墨守成规”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极少能够有实质性的规划和变革,甚至偏离了原有的“轨道”,监理行业的发展轨迹已与当初国家推行监理制度的初衷定位发生了很大偏离。随着北京、上海两地发文“取消强制监理”;多地区“取消监理资质,推行个人执业”的呼声愈演愈烈;再加上行业同仁及社会上对监理行业的误解持续加深,一旦质量发生问题,不管监理是否工作到位肯定有责任,并将施工单位这一责任主体自身的严重不足和致命缺陷强加于监理方,所以现阶段的监理生存现状极其尴尬。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随后住建部145号文又明确“鼓励大型监理企业采取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要发展就必然面临着转型,但监理企业的格局定位导致转型之路步履艰难,近些年来行业发展乱象不断,自身也产生了诸多弊病。

  1、监理企业的局限性导致转型难

  目前纵观国内的大型监理企业能够有实力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仅仅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我国从事工程咨询最多阶段和最多服务内容的是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如果监理企业要与工程设计研究单位联合经营,并让工程监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难度可想而知。

  基于上述情况,只有极少数同时具有工程设计研究能力的综合型监理企业,能够通过内部重组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实现向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转型”,其他的中小型监理企业综合实力有限,要想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下来。

  2、“第三方”的出现,瓜分监理“蛋糕”

  基建行业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业务难接、工程难做、钱难赚”,对于监理行业还不仅仅是这样,由其他分支行业发展起来的一些机构也在“瓜分”监理蛋糕。由于监理多年的“病态发展”,监理的信誉、形象逐渐被丑化,行业间的不信任感越来越严重,监理越来越不受“待见”,存在感越来越低,这就导致“第三方”检测单位、咨询单位的介入,变相成为了“监理之上的监理”,多数“第三方单位”通过业主招标方式进场并支付其费用,而这些费用必然是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就从监理费用中单独剥离出来的。

  3、多年的病态发展,监理行业“家丑”不断

  (1)权利被弱化,成为摆设,业主行使“监理”权力

  国内绝大多数业主请监理的目的只是负责工程质量把关,仅仅把监理人员当作工程质量检查员、监督员,投资和进度控制权仍掌握在业主手中,不肯授权,业主拥有的权利无限大、监理的权利无限小,“大业主、小监理”模式极为普遍,基本上都是业主说了算,详见《菲迪克28日在中国迈出一小步,将带来工程管理进步的一大步吗?》,最终监理只剩下一个走流程的签字权,“你说了不算、你还得签字、你还要担责,你不干就滚蛋”,“出了事监理来担,换一个监理简单!”这就是现阶段国内监理最真实的写照。

  (2)监理行业的“微腐败”导致形象丑化严重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消灾并不是没有底线的监管,而是少找“麻烦”,现场施工都有自己的质量底线,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矛盾即理论规范和现场施工之间的矛盾,所以监理把握这个“度”尤为重要,“给了红包(月供)才给签字”类似这样的潜规则已经极为普遍。

  监理行业多年的病态发展,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设计、策划、管理型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多数企业会选择外聘人员作为监理,这就拉低了监理的门槛,养了一大批靠“吃拿卡要”谋生的监理,详见《中国式监理行业之殇刺痛了谁?又该为谁鸣冤?》,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整个社会对监理行业的职业操守产生了怀疑,取消强制监理的呼声应运而生。

  4、机械化、信息化成为大趋势,未来或将取代监理

  随着现阶段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类传感器的实时传输以及建筑业的BIM技术应用,信息化的管理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越来越先进,监理的服务内容正被逐渐分离出去,巡视、旁站、资料收集、开会等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被互联网信息化所取代,目前一个手机APP就可以监管整个工程已经实现,而且服务更精准、费用更低,或许以后的工程项目真的不再需要监理了。

  鉴于上述情况,监理的基本权利被弱化,原有人才的流失、低素质人员普遍存在,服务内容被逐渐剥离,监理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已经沦落为业主的监督员、通讯员、辅助员甚至是“背锅侠”,这就是现阶段监理行业的整体现状,再加上今年整体经济的不景气,监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已经十分暗淡,或许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被市场淘汰出局也说不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