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2017-12-04 
  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一. 智慧交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1. 国家释放的政策红利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多年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行业的发展。2000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研究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将“智能交通系统”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在国家八部委起草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智能交通被列为十大领域智慧工程建设之一;2014年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所做的报告《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则提出将“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作为今后和当前一段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旋律;杨部长则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两次提到 “以智慧交通为主战场”。

  交通运输部近年来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发展,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将信息化提升到交通基础设施同等重要地位。智慧交通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是未来交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2. 新一代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智慧交通提供了强大支撑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感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的建设状况,同时监控整个交通的运行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数据的价值,盘活现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评价、决策,服务于交通部门的管理与决策。云计算则为各类交通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新模式,“交通云”的建立将打破“信息孤岛”,彻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实现信息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顺畅传输、交换,从而达到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布局及协调、高效运行。

  3. 智慧交通是全面深化交通领域改革的重要手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深化贯彻落实深化改革的相关要求,交通部于2015年1月正式出版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对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提出具体要求。当代政府的治理能力已经面临重要挑战,社会参与和共治成为必要手段,信息化技术发展则为社会参与创造了基础,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智慧交通则成为交通领域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有效治理能力、主动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的重要手段。

  4. 智慧交通是解决现有交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各种交通问题凸现: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首要问题,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交通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4年一季度,全国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0283起,造成10575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1亿元。2015年4月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发布了全球拥堵城市排名,中国成为拥堵名单中的大户--在全球最拥堵100个城市中,中国大陆有21个城市上榜,其中北京位列全球最拥堵城市第15名。

  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据分析,智能化交通可使车辆安全事故率降低20%以上,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30%~70%;可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使现有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2~3倍。另一方面,发展智慧交通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3%~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由此带来燃料消耗量和排出废气量的减少。据分析,汽车油耗也可由此降低15%。中国发展智慧交通已经成为必然,并且十分紧迫。

  二.目前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接下来将从应用领域、行业规模和企业分布三方面来阐述我国智慧交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我国智慧交通主要应用在公路交通信息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以及城市公交信息化领域。

  在公路交通信息化方面。北京实施了“科技奥运”智能交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广州、中山、深圳、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杭州等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也各自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公路收费领域中,全国14省市高速公路ETC正式联网运行,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方面。南京市城市智能云交通诱导服务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人、车、路等交通影响因素,利用各类信息发布手段,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最优路径引导信息和各类实时交通帮助信息服务,为众多出行者优化路径。厦门市智能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则通过检测设备、视频巡逻、电话、微信、微博等多元化渠道采集道路交通信息,通过室外诱导屏、网站、手机等方式及时发布信息。

  在城市公交信息化方面。37个城市入选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在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调控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和出行结构、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行业规模来看,2011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总体市场规模达到252.8亿元,比2010年201.9亿元增长了25.21%,2012年随着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在智能交通行业IT应用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25.59%,规模达到了317.5亿。2013年受政府投资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智能交通行业应用投资增长至408亿元,增长率则高达28.5%。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轨道。

  从企业分布来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但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企业还比较少。尽管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鱼龙混杂”,一些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三. 十三五期间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1. 互联网思维深度渗透融合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将同交通行业深度渗透融合,对相关环节产生深刻变革,并将成为建设智慧交通的提升技术和重要思路。

  --大数据思维。将城市非涉密数据有条件地开放,鼓励企业基于开放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挖掘出大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为百姓提供更为智能和便利的交通信息服务。

  --用户思维。为使智慧交通中投入的资金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在项目建设中,运用互联网众筹的思想,开展百姓需求调查,了解百姓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将有限的“好钢”(资金)用在“刀刃”上。

  --跨界思维。电子商务与智能交通逐步融合,使得人们的出行体验与购物、消费等服务结合在一起。典型案例如中国最大的电商阿里巴巴收购了高德后,将高德的位置服务和出行路径诱导与电商服务进行了集成,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

  --免费思维。在盈利方式上,引入互联网思维的盈利思路,创新项目商业运营模式,对于可以市场化的项目加强具体项目的商业运作模式可行性研究,增强项目自身造血功能,使项目建成后能快速持续收回成本;比如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或者短期免费、长期收费,或者对百姓免费、转嫁收费等。

  2. 绿色交通成为交通发展新底色

  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国家层面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开展城市试点等方式积极推进绿色交通建设。2010年启动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2012年交通运输部颁布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随后便启动了公交都市建设工作,截至2013年底,37个城市入选公交都市试点城市;2013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同年颁布了《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组织无锡等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城市区域性试点工作。

  “十三五”期间,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绿色交通将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底色,节能减排将成为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词。大力发展车联网,提高车辆运行效率;重视智能汽车的发展,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加强车辆的智能化管理;积极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替代料车等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辆;构建绿色“慢行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出行的吸引力;构建绿色交通技术体系,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技术性节能减排。

  3. 新兴技术应用更加普及

  “十三五”期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其在智慧交通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物联网:激活智能要素。通过各类传感器、移动终端或电子标签,使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的感知更加丰富细致,这种感知为人、车、路、货、系统之间的相互识别、互操作或智能控制提供了无限可能。未来,智能公路、智能航道、智能铁路、智能民航、智能车辆、智能货物、智能场站等将快速发展,管理者对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场站设备等的技术运行情况和外部环境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掌握。

  ——云计算、大数据:点亮交通管理智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在百PB级别,存储量预计可达到数十PB。以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为例,目前TOCC共包括6000多项静动态数据、6万多路视频,其静动态数据存储达到20T,每天数据增量达30G左右。面对增长迅速的海量数据,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保障下,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将具备强大的存储能力、快速的计算能力以及科学的分析能力,系统模拟现实世界和预测判断的能力更加出色,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提取出高价值信息,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应需而变的解决方案,交通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及时性、协同性、合理性将大幅提升。

  ——移动互联网: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服务是交通运输的本质属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大范围应用,信息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信息服务系统与交通要素的信息交互更加频繁,系统对用户的需求跟踪、识别更加及时准确,能够为用户提供交通出行或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规划、实时导航和票务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和主动推送式服务水平大大改善。

  4. 车联网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我国正在步入汽车社会,与汽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中汽车与道路、汽车与环境、汽车与能源、汽车与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表明我国车联网市场蕴含着巨大空间。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已经明确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车联网发展。“十二五”规划已将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十大重点部署领域之一,车联网有关项目已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首期资金投入达百万亿级别。工信部将从产业规划、技术标准等多方面着手,加大对车载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车联网产业全面发展。

  然而,由于产业结构、商业模式、安全法规等瓶颈的存在,我国车联网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层面对车联网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思维的逐步渗透,车联网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据银河证券预测,在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将渗透到1,000万户,占彼时汽车用户总数的将近10%。5年内用户数将达到4,000万户,有望渗透率突破20%。《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则预测,车联网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20年达到1万亿元。

  5. 参与主体趋向多元化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则提出: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机制。“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对社会资本参与智慧交通的态度日渐明朗,同时随着 “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技术、思维模式等将逐步渗透到交通行业的各大领域。互联网企业将积极参与到智慧交通建设,用户也将成为智慧交通的重要参与主体,智慧交通建设的主体将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政府。政府要更多地考虑政策创新,考虑政府信息公开,考虑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积极鼓励多方资本进入智慧交通领域,同时通过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推动数据开放等举措,为交通领域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政府还将更多地承担起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职责,通过制定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等,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互联网企业。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地图、导航及交通领域动作频频,阿里投资易图通、全资收购高德,通过支付宝NFC切入公共交通领域;百度收购长地万方,通过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动盘活大数据,推出CarNet车载设备;腾讯收购科菱航睿、与四维图新合作、推出车联网硬件产品路宝。BAT通过打车、专车软件抢夺移动支付入口,腾讯投资快的打车,阿里巴巴投资滴滴打车,百度投资美国叫车App Uber,“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2015年4月1日滴滴、快的合并。互联网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数据沉淀以及成熟的互联网思维,将在智慧交通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将会对交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运营商。三大通讯运营商通过和政府合作,依靠政府权威数据后台,具备了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数据资源优势,推出智慧交通APP应用。如在广州市政府主导下,基于“智慧广州”背景,与三大运营商联手合作推出了“行讯通”系列APP,这种以“运营商-政府”为主导的特色应用,很好地共享了各自的优势资源。运营商能够提供快速流畅的无线网络支持和用户群体,政府则提供了强大的交通信息数据。

  ——公众。未来智慧交通领域将更关注用户体验,用户思维将成为智慧交通建设运营中的主旋律,公众将担当着出资者、建设者、监督者的角色。公众为高质量市场化的智慧交通服务买单,同时也是重要的参与者,未来很多的智慧交通项目将来源于民,真正将用户需求摆在首位。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