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六环之外他们环抱梦想
2017-06-13
(原标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六环之外他们环抱梦想)
原标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惠及跨城通勤族
在六环之外他们环抱梦想
社科院6月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最大进展的是交通一体化。随着三地交通的飞速发展,北京上班族的栖息地,以京城为圆心,逐步向外辐射,从燕郊到三河、大厂、廊坊、涿州、固安、天津……他们多了一种选择——住在环京地区,或是权宜之计,为继续打拼赢得喘息之机,或是安家置业,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寻找相对幸福的平衡点。
40万迁徙族在这里落脚
与通州一河之隔的燕郊,凭借区位优势,多年前就成为跨城上班族的聚集地。北京房价高、房租贵,在北京上班的年轻人选择在燕郊买房或租祝如今,住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多达40万。
燕郊“移民”里,很多在国贸上班。燕郊到国贸30多公里,搭乘公交很方便,不堵车的话一个小时就到。
2015年毕业来京的李晶,刚工作时跟同学一起在管庄附近合租,每天乘地铁上班,八通线换一号线,步行到建外SOHO的公司,40多分钟。一年之后房子到期,她也想换个一居室,当时看了八通线果园、梨园等站附近的房子,看得上眼的一居,租价3000多。“觉得还是贵了。正好一个朋友介绍了熟人在燕郊的房子,业主工作调动离京,房子空了下来,想找个女生常住,价格很优惠。”
李晶起初有顾虑,“燕郊离得近公交多,乘车的人也多,排队时间长还特别挤。”下午6点多晚高峰,看到国贸桥下蜿蜒的队伍,她有点发怵。好在上班不太早,10点打卡,每天7点起床,7点半到小区附近公交站,坐3站后换乘直奔国贸,通勤时间颇为充裕。下班后,李晶逛逛街,或是跟同学、朋友聚会,或是找个书店待会儿,错过晚高峰之后拼车回家,工作不累的话,有时也准点去车站坐公交。
每天往返路程3个小时,李晶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别说跨城上班的人,就是住在北京,一天两三个小时在路上也很正常。”去年新来的同事也在燕郊租了房,“以后燕郊通了地铁,比公交又方便了很多”。
平谷线规划之初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去年年底,平谷线正式开工,拟率先开通东段9站,其中燕郊设两站,“燕郊北”和“燕顺路”。地铁建成后,从燕郊到国贸仅间隔八站,中途换乘两次。
除了建设中的地铁,燕郊“迁徙族”尤其是开车上班的人们讨论最多的近在眼前的好消息——即将完工的连接燕郊与通州的潮白河大桥,盼着大桥尽早通车。
被高铁时刻表决定的作息
家在天津,工作在北京,每天往返是怎样一种体验?
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津高速铁路开通之后,迎来了在北京上班的年轻人,他们当中不少人老家在天津。虽然每个月路费不少,但省去了租房的开销和烦恼,每天能跟家人团聚,他们选择了“打高铁”上班。
近几年,往返京津两地的上班族越来越多,一是一些公司从北京搬到天津,二是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天津到北京的交通更为便利,当地相对较低的房价也吸引了北漂一族安家置业。
在北京打拼了6年的刘鹏在天津的武清买了房。武清在京津之间,京津城际高铁在这里中途停靠。早晨7点15分,由天津开来的C2204列车开进站台。列车在始发站天津就有不少乘客,武清这一站客流量又比较大,有时没有座位,刘鹏在手机上看看新闻和朋友圈打发时间,20分钟到北京,很快。要是有座,就抓紧时间打个盹儿——7点40分下了火车就要赶时间,一路小跑到4号线,然后15站40分钟的车程到中关村地铁,出了地铁步行一公里多,9点之前赶到公司。下班后,把早上的行程反向复制一遍,晚8点多回到家。
今年五一,京津铁路有了“优惠月票”,刘鹏小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就办了“月票”,“价格优惠是一方面,毕竟每个工作日天天往返,还有就是用月票乘车更加方便。”
飞驰在北京、天津之间的列车上,有一群刘鹏这样打高铁上班的“候鸟”。时间久了,刘鹏渐渐认识了一些熟面孔,有的是天津当地人,更多的是像他一样的北漂。刘鹏说,交通开销和每天奔波的疲惫,“适应了就还好”,在这里让孩子有一个宽敞些的居住环境,贷款压力也可以承受,住在武清是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60公里,理想与现实之间折中
与大多数选择双城生活的上班族不同,宋旭的状态比较“轻松”,生活和心态都是如此。
宋旭来北京不久就在管庄租了一居室,后来换过几次工作,从白纸坊桥到海淀,租住地到单位的路程都不算近,不过因为不需要坐班,而且房东好打交道,一住就是12年。之前没有买房,因为他更愿意把金钱和精力用在网球、马拉松和旅游。
去年下半年,租房价格涨了一大截,算下来不如还月供,而他新入职的公司在崇文门附近,要坐班,从廊坊坐高铁再乘地铁上班很方便,于是他很快下决定,在廊坊站附近买了房。
公司规定9点30分到岗。宋旭查了时刻表,廊坊到北京最早一班7点25分,太早;7点41分发车的是在廊坊北站,离家远;慢车不考虑;再有就是8点29分的G8936,时间刚刚好。每周一至周五,他8点出门,溜达到火车站,坐上G8936,22分钟之后到达60公里外的北京南站,然后换乘地铁,9点20分到崇文门,上班刚刚好。
交通方便,20多分钟到北京,对于宋旭来说是住在廊坊的首要因素,房价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追求丰富有趣的人生。在廊坊买房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至于是否在这里长期居住,还是未知。宋旭老家在大连,父母经营的果园有一定规模,每到樱桃收获的季节,都抽出时间回家帮着打理。曾在媒体任职多年的他还经营着一个公众号。说是经营,似乎又没那么“用心”,全凭兴趣写文,更新时间不定,但粉丝倒是不少,有着稳定的阅读量。他说,哪天想回大连了说走就走,“现在住着上班方便。想离开了,卖掉房子或是租出去,也有没什么压力。”
在北京十多年,又是媒体“老人”,宋旭对新闻很关注,比如前一段时间有消息称,廊坊市通往北京的城际联络线S6线将在今年开工。
三地交通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交通路网的延伸,给跨城上班族带来更多福利。
社科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报告(2016)》显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最大进展的交通一体化。三地受访者中,近65%的受访者认为京津冀交通出行环境更便利。
连接燕郊与通州的潮白河大桥、首条京津冀轨道交通区域快线平谷线、廊坊和北京之间的S6线……
此外,还有一大波交通利好在路上:京霸铁路正式开工,京唐城际有了新进展,天津段进入土地勘测定界阶段,廊涿固保城际正在设计阶段,铁路建成后,京津保半小时交通圈将基本建成。
三地之间的高速公路网也正在进一步织密。京秦高速公路京冀、冀津连接线正抓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津石高速将于年内开工,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北京新机场北线高速路、京新高速公路至京藏高速公路联络线等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到今年年底,三地高速公路“断头路”将全部打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赵晓路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