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翊凡:亚吉铁路让中国标准在非落地
2017-05-13
(原标题:专访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腊翊凡:亚吉铁路让中国标准在非落地中埃将重点推进产能合作)
中埃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合作的样板。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座风电站、第一家工业园、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城市轻轨、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以及数不尽的公路、大坝、电站、工厂等,都与中国的帮助密不可分。
如今,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东非最大现代化海港之一吉布提港的亚吉铁路正在实现商业化运行的冲刺阶段。未来,作为内陆国家的埃塞俄比亚将打通出海通道,交通运输成本大幅下降,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近日,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腊翊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借助亚吉铁路的契机,埃塞俄比亚政府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进行合作,推动国内工业发展。作为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国家,埃塞俄比亚政府已有三个工业园,未来三年还将建设14个工业园。腊翊凡透露,这些工业园大部分都将交给中国企业承建,并吸取中国的工业园管理经验,而且招商的主要目标也将放在中国。
亚吉铁路实现中国全产业链“出海”
《21世纪》:亚吉铁路去年10月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你体验过这趟列车吗?有什么感受?
腊翊凡:我坐过。尽管和国内高铁比还是有差距,但作为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能有这样舒适、平稳、快速的火车客运线路,还是非常震撼的。当时,和我一起乘坐列车的埃塞俄比亚政府部长及普通民众都欢呼雀跃。对他们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这条铁路的建设克服了各种困难,非常不容易的。
《21世纪》:我们前两天去了德雷达瓦车站参观,觉得它特别像“埃塞俄比亚版的北京南站”。
腊翊凡:对。我们在非洲修建铁路把中国的装备、技术、标准都带出来了。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2015年来华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曾前往中国很多地方访问。他问我:“你们南京的省际高速公路怎么这么像我们的埃塞俄比亚的高速公路?”我开玩笑地跟他说,“我们跟你们学的。”(注: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是埃塞俄比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外项目中采用中国的高速路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实际上,中国标准在埃塞俄比亚落地让这个工程成为一个样板。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总部所在地,每年非洲国家领导人来开会时会参观这里的铁路、高速公路。这会增加他们对中国标准和中国产品的认同感。
中非合作一直都是双赢的,我们也从中非合作中获益匪浅,既有“软”的方面,包括技术、规范,也有“硬”的方面,那就是利润。这也是符合两国合作宗旨,也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商业化运作”。非洲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21世纪》:这条铁路还没有开始商业化运营,似乎还面临电力短缺的挑战。你怎么看这条铁路的前景?
腊翊凡:亚吉铁路虽然已经举行通车仪式,但是还没有投入商业运营,很让人遗憾。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早在通车仪式前,我们的两家企业就用修铁路的蒸汽机车从吉布提往亚的斯亚贝巴运送了埃塞俄比亚急需的救灾物资,总计八九万吨。埃塞俄比亚去年遇到了50年一遇的旱灾,自己购买了很多粮食,中国等国际社会也提供了很多粮食援助。这些救灾物资光靠汽车拉不完,如果不是有这条铁路都要烂在吉布提港。这条铁路已经发挥了运输作用,得到了埃塞俄比亚政府和联合国救灾机构的高度评价。
在埃塞俄比亚修电气化铁路是盘古开天头一回。既然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要做好遇到各种困难的准备。在我们修建的高标准的电气化铁路旁十几米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老亚吉铁路(注:原名叫吉埃铁路,全长780公里)。19世纪末,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联合英国资本修建了一条米轨铁路,从动工到通车总共用了20年。我们的亚吉铁路仅仅用了不到2年,中国提供全部融资、技术、标准和材料,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比较新老亚吉铁路可以发现,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在老亚吉铁路修建过程中,法国人征用大量劳工,沿途克扣工资。而新亚吉铁路修建过程中,中国工人和埃塞俄比亚工人亲如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在工地现场都分不出来谁是中国工程师,谁是埃塞俄比亚工程师。
埃塞俄比亚政府有雄心要搞好互联互通,大力发展铁路、公路,但我们不能忽略一个现实,那就是埃塞俄比亚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很薄弱,连钉子都要进口。尽管它是“东非水塔”,在中国帮助下变成了“东非电塔”,开始向周边国家出口电力,但整个电力产业还比较落后。电气化铁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埃塞俄比亚在人员配套、工业基础等方面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这条铁路遇到的困难反映了埃塞俄比亚乃至非洲工业发展水平的瓶颈。我们对此也有充分估计。我们一方面要对埃塞俄比亚要抱有信心,对中埃合作潜力要看好,另一方面,也要客观看待遇到的问题,这是多年积攒下来的,需要慢慢解决。
埃塞俄比亚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21世纪》:有评论说,埃塞俄比亚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你觉得是这样吗?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埃塞俄比亚有何借鉴意义?
腊翊凡:埃塞俄比亚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道路,但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发展经验时,也毫不掩饰地指出我们的失误和教训。我们也说,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仅供你们参考,你们也要找到一条适合埃塞俄比亚发展、符合埃塞俄比亚国情的道路。埃塞俄比亚党政领导人对这个目标也非常明确。埃塞俄比亚有80多个部族,是个联盟制国家,历史、宗教、文化和我们差异很大,我们在强调共性的同时也认识到不同。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是中国要强加给任何一个国家的,而是供这些国家学习参考的,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学习和借鉴的。
《21世纪》:埃塞俄比亚政府目前有3个工业园,未来三年还将建设14个工业园。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腊翊凡:通过发展工业园来实现工业化、吸引外资、创造就业,这是埃塞俄比亚从中国、新加坡、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成功发展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埃塞俄比亚政府现在规划了14个工业园,大部分工业园都交给中国企业承建。下一步,这些工业园的管理、运营准备加强向中国工业园开发协会学习,也准备把工业园招商的主要目标放在中国。接下来,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合作的重点领域就是通过工业园吸引中国企业来投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鞋帽、服装、箱包。埃塞俄比亚在吸纳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很明显,劳动力、水电、土地价格很有竞争力。
埃塞俄比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安全形势较好
《21世纪》:近年来,随着对大型基建项目投入的增加,埃塞俄比亚政府公共债务上涨显著。这会不会增加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风险?
腊翊凡:作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化社会遇到困难很正常,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遭遇过这些困难。埃塞俄比亚近些年实施《增长与转型计划》,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进口大量工业设备,增加了债务负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此做出了提醒。埃塞俄比亚政府对这个债务负担有清醒的认识,适当收缩了经济规模和投资规模。短期来看,埃塞俄比亚确实面临债务负担和外汇短缺,但埃塞俄比亚过去十多年都是生产性的投资,不是消费性的投资,一旦具备创汇能力,就可以缓解外汇短缺压力,并减轻债务风险。专业评级机构认为,埃塞俄比亚债务负担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可控,外汇短缺也是暂时的。我也提醒中国企业,要增加风险意识,要做认真的评估。
《21世纪》:现在,中国给埃塞俄比亚的贷款有多少是两优贷款,有多少是商业贷款?
腊翊凡:具体数据不便透露,但我们是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大融资方。考虑到埃塞俄比亚目前的债务状况,也在逐步减少商业贷款,适当考虑增加两优贷款。同时,还要考虑支持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对非进行产能合作,既要符合我们国家的产业政策,也要保护我们企业的利益。
《21世纪》:2017年3月30日,埃塞俄比亚议会决定,将4月7日期满的国家紧急状态再延长4个月至8月8日。你如何评估埃塞俄比亚的安全形势?
腊翊凡:埃塞俄比亚总体的安全形势在非洲算比较好的,没有大规模骚乱和恐怖袭击,在埃塞俄比亚的中国人群体没有不安全感,这也是我们企业来投资的首要因素。但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征地拆迁等问题。去年引发的骚乱就是由城市扩迁征地赔偿问题引发的,这就是一个发展问题,也造成了很大损失。埃塞俄比亚政府很快宣布实施国家紧急状态,明显就恢复了埃塞俄比亚局势稳定。本来紧急状态是4月7日到期,议会在评估后决定再延长4个月,这恰恰说明埃塞俄比亚政府重视维护国内稳定,重视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一个和平、安全的投资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埃塞俄比亚有5万左右的中国人。我们跟埃塞俄比亚各级政府都强调,要确保中国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去年骚乱期间,通过中国使馆积极施加影响,埃塞俄比亚执法部门和联邦警署都采取了果断、迅速的措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保护。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各国企业中是受损最少的,没有人员伤亡。
埃塞俄比亚总理将来华为国内旅游业吸引投资
《21世纪》:埃塞俄比亚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本国成为非洲10大旅游国之一。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埃塞俄比亚有什么潜力?
腊翊凡: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少有的具有三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埃塞俄比亚旅游的口号是LandofOrigins,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埃塞俄比亚是最早的人类发源地,最老的猿人Lucy的骸骨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埃塞俄比亚还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这个名字就是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咖法省而来的。埃塞俄比亚旅游资源很丰富,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独此一家。北部阿克苏姆帝国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时代的文明遗迹,包括方尖碑等,和古埃及文明一脉相承,尼罗河就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在南部奥姆河谷和肯尼亚接壤的地方,你可以看到非洲的草原、热带雨林和大型动物。你想在一个非洲国家同时看到埃及的古老文明和肯尼亚的非洲草原风光,那就只有埃塞俄比亚。另外,埃塞俄比亚还是著名的马拉松之乡。BBC曾经专门拍过一个纪录片,在离亚的斯亚贝巴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村子,那里产生的奥运会冠军比印度和尼日利亚两个国家加起来还多,都是中长跑冠军。我们国家马拉松队曾经在亚的斯亚贝巴短训过。这也是个很大的旅游资源。
《21世纪》:现在每年有多少中国游客赴埃塞俄比亚旅游?埃塞俄比亚旅游产业是否会对外国企业开放?
腊翊凡:由于旅游设施比较落后,现在来埃塞俄比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一年只有一万人左右。但埃塞俄比亚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产业,最近成立了一个由总统牵头的国家旅游发展委员会。这次埃塞俄比亚总理访问中国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做旅游推广,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还要吸引中国旅游产业来投资,共同挖掘埃塞俄比亚旅游业的潜力。
埃塞俄比亚的旅游潜力巨大,但产业发展还需要时间。过去,埃塞俄比亚对发展旅游业顾虑比较大,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旅游签证管理很严。去年,非洲经济下挫势头很猛,埃塞俄比亚也受到牵连,两位数的增长率首次降到了8%,出口等各方面形势都很不乐观。然而,埃塞俄比亚旅游业却异军突起,全年接待80多万游客,创汇规模超过了第一大产业咖啡业。埃塞俄比亚现在意识到了旅游业这个金饭碗,也会采取措施放开一些管制,但是步伐不会很快。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郑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