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浦江大桥”到南浦大桥
2016-11-30
20世纪80年代,浦东人去浦西还要靠摆渡,遇上恶劣天气交通就会阻断。1987年12月10日,上海轮渡陆延线陆家嘴轮渡站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成为一代上海人的惨痛记忆。
消除黄浦江对浦东浦西的自然阻隔,切实解决过江难问题,既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首要问题。而南浦大桥的建设,真正开启了解决“过江难”的序幕。
很少有人知道,最早提出建设南浦大桥方案的,是一位美籍华裔——被誉为“海外提出开发浦东第一人”的林同炎。他曾任浦东开发外国专家组组长,于1980年提出黄浦大桥方案,先后就开发浦东提出过14个规划方案,对浦东开发具有重大贡献。
林同炎(1912年-2003年),原名林同棪,祖籍福州,美籍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研究院深造时撰写的毕业论文《直接力矩分配法》,轰动美国建筑界,被命名为“林氏法”而广泛应用。他是预应力工程理论的研究者及最早实施者,被誉为“预应力先生”。
1979年,林同炎从美国返回上海,站在外滩隔着滚滚黄浦江水远眺浦东,萌发了振兴上海的出路“在于开发浦东”的想法。他一回到美国,就迫不及待地花了3万美元拟定了在黄浦江上建桥的计划,并7次修书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开发浦东的建议,描绘宏伟蓝图。
9年后的1988年12月5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南浦大桥开工,到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车,仅仅用了3年时间。三年建造一座大跨度的斜拉桥,其规模之宏大、工艺之严格、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高、周期之短,创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
这座飞架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的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全长8346米,分主桥、主引桥、分引桥三部分,创下了多个全国之最。主桥长846米,以一跨423米过江,跨度之大为全国之最。桥下净空高度46米,在我国桥梁中首屈一指,5.5万吨位的巨轮可安全通行。主桥桥面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建筑材料叠合而成,叠合梁结构开了我国建桥史上的先河。主桥桥面的钢框架共有438根钢梁,其中一根重80吨,为全国之最。制作钢梁用的钢板,最厚的达80毫米,其厚度在钢结构中又是全国之最。拼装钢框架用的10多万套高强度螺栓的直径达30毫米,螺栓之大,是我国建桥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桥主桥桥面是用180根钢索“吊”在桥塔上的。其中最粗的一根钢索是用265根直径7毫米的高强度钢丝绞合而成,直径146毫米,重21吨,均为全国第一。180根钢索都是用千斤顶拉后固定在主塔上的,每个千斤顶的拉力达600吨,也是全国之最。
南浦大桥是几代中国人的圆梦之桥,为以后建造杨浦大桥、徐浦大桥等10座跨江大桥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今日的浦东,共有11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投入运行,黄浦江不再成为一道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