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跟随“钢轨医生”揭秘地铁隧道里的夜世界
2016-11-07 
(原标题:跟随“钢轨医生”揭秘地铁隧道里的夜世界)

虽然已经过去了快两年,但我现在仍然还记得那次采访的经历,当时作为一名刚到报社两年的新记者,通过“走转改”的方式,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和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的轨道检修工一起,走进地铁2号线的隧道,走进地铁轨道检修工的夜世界。最终见报的通讯《“钢轨医生”的寒冬夜世界》获得了2014年度(第32届)成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在第17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非常有幸和大家分享稿件采写背后的故事。

时间回到两年前的冬天,当时成都地铁已经开通了两条线,其他线路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部门谋划如何结合地铁推出正能量的报道,这时,轨道检修工(又称探伤工)进入了我的视线,在此之前,本地媒体还没有对此进行过报道,这一题材非常的新鲜。对记者来说,遇到一个好的题材,就像一位大厨遇到了好的食材,既紧张又兴奋。

我立即和地铁公司进行了联系,公司欣然答应了采访要求,并给了其中一位带班工人易凯的电话,但也提醒说,“时间是深夜,而且是地下隧道,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拨通了易凯的电话,他听说要采访,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在地下检修铁轨有啥采访的哦。”他最终还是答应了,“晚上10点集合,12点准时进隧道。”

晚上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夜里12点,记者和易凯以及其他五六位工人一起从地铁2号线迎宾大道站进入了地下的隧道。

易凯和工友都是轨道探伤工,他们的工作就是对地铁钢轨进行检查,看有无损伤,是否会影响地铁的运行,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不要小看这份工作,它关系着地铁是否能够安全运营,而一名成熟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探伤工,需要五六年时间的积累。

我和工人们行走在寒冷漆黑的隧道里,只有他们头上的头灯发出光亮。我记录着他们工作的细节,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不停向老师请教。

在隧道里走了两个小时,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钟了,我感觉有些疲倦了。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来了,这么晚谁会打电话呢?是部门领导打来的,第一句就是“一定要跟完全程,一定要抓住细节。”原来,部门领导和报社分管领导都很重视这次采访。

这个电话无异于一针强心剂,让我感觉到自己责任重大,心跳加快了,脚也有劲了,又跟着工人们继续往前走。

“不想走了哇,不想走就算了嘛。”“才走了一半哦,这次是从迎宾大道站到百草路站,一共4.412公里。”……工友们和我开着玩笑。“走哦,你们走好久我就走好久。”我说。

在寒冷的冬夜里,在空旷的隧道里,这4.412公里显得如此漫长。

凌晨3点,在走了3个小时后,我身上开始出汗了。凌晨4点多,终于从百草路站出来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采访本一共写了21页。

回到家已经接近6点,本来领导让上午好好睡觉休息。但不到10点就醒了,立即赶到报社开始写稿,面对这么好的题材,又怎么能睡得着呢?

本报记者何良

(原标题:跟随“钢轨医生”揭秘地铁隧道里的夜世界)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