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珠三角1小时城际交通圈
2016-09-21
9月1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据悉,作为广州交通未来五年重要的发展规划,《规划》对于广州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地铁、公交、自行车出行都提出了发展目标及措施。当中明确,“十三五”期间,广州将重点构建时速20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同时,对于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应同步规划、建设自行车道。
空港:
建3高速4轨道串接机场交通体系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期末,通过搭建以广州为起点的“空中丝路”,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000万人次,国际航线150条,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50万吨;客、货运输量进入全球前十。
发展措施:力争2018年建成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推进第三航站楼、第四第五跑道、第二国际货站的建设;开展第二机场规划选址,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对中南地区机场群的龙头作用。
同时力争把白云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亚洲核心航空枢纽。加快3条高速公路(机场第二高速、花莞高速和北三环二期)、4条城市道路(空港大道、广州大道、沙太路和广花一路)、4条轨道交通(穗莞深城际、广佛环线、广清城际和地铁九号线)建设,构建形成高效便捷的地面和地下交通服务体系,串接T1、T2航站楼,形成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陆路交通1小时服务范围。
此外,实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商务机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规划建设从化、黄埔、增城、番禺等通用机常
铁路:
打造珠三角1小时城际交通圈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形成“双人字形+三横”(总规模超过1800公里)的铁路网络格局;巩固广州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中心地位,成为辐射湖南、广西、贵州等泛珠三角地区的南方铁路主枢纽;广州铁路枢纽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年客运量15800万人次、货运量为6500万吨,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1小时城际交通圈。
发展措施:按照“客内货外、动内普外、多站布局、多点到发、综合换乘”的思路,统筹规划广州地区铁路枢纽布局,并对既有火车站扩能改造,提升铁路枢纽的承载能力,完善新塘站、广州北站等铁路枢纽的功能定位,实现铁路枢纽与城际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公路的无缝衔接。《规划》同时透露,将在既有火车站原址上对广州站进行改造,站场规模扩大,站场共设10站台20股道,其中城际2台4线,综合场8台16线;同时将盛市客运站合二为一后迁至广州站枢纽内,形成一个综合枢纽体。
公路:
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覆盖周边城市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初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三环十五线”(总规模超过1206公里)区域高快速公路网络格局,构建泛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中心;实现广州至泛珠三角所有省会城市及泛珠三角地区所有地级市均有高速公路直达,2小时机动车时空圈覆盖珠三角以及清远、韶关等周边主要城市。
发展措施:加快推进机场第二高速、广中江高速、虎门二桥以及花莞高速等项目建设,开展江中高速东延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构建形成“肇花高速-机场高速北延线-北三环二期、花莞高速-花莞高速东延线、广惠高速-凤凰山隧道-华南快速三期-广佛肇高速以及佛清从高速-增从高速”四条大通道。
公共交通:
高峰时段60分钟可达核心区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期末,建成开通地铁里程超过520公里、形成“环线+放射线”结构,高峰期间市域范围依托公共交通到达核心区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常规公交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与小汽车的出行时耗比例不超过1.5。
发展措施:推进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积极开展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报批工作,分期启动建设15 条(段)、里程规模413.5公里的地铁新线,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全市联通、市中心与外围主要城区快速互达,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并与珠三角城际线网形成有效衔接。重点构建时速20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空港与南沙枢纽为两端、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及南延线与广佛城际东环线无缝连通的城际快轨通道,以及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直达天河中心和广州南站枢纽的18 号线、22 号线城市快轨通道,引导和整合中心城市功能沿走廊向南部重点开发地区拓展。
加快完成海珠线、琶洲创新区加密线、荔湾广钢新城、海珠线等新型有轨电车项目。在黄埔、增城、从化、番禺、白云、花都等区的重点功能区适当超前规划新建新型有轨电车线网。
绿色交通:
新改建道路规划建设自行车道
发展目标:鼓励自行车和步行方式,推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逐步加大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力度,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全市90%公交为清洁能源车辆;至2020年,当年新增和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为90%(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的70%);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65%、绿色交通分担率为75%。
发展措施:完善自行车道网络,对于新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应同步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并积极探索自行车专用快速通道的可行性。
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新增3万辆公共自行车,形成与地铁、公交、水上巴士等衔接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