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底最大“巨龙”周六试通车
2016-09-08
经过8年时间的运筹与期盼,黄浦江底下最大一条“巨龙”即将苏醒———外环内唯一具备通行重载车辆能力的长江路隧道,9月10日就要试通车了。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隧道股份———该项目承建及运营管理方,深入到这条“龙”的内部探个究竟。
“体格”:大肚量蕴含大门道
翔殷路隧道11米、上中路隧道14.87米、长江路隧道15.43米———上海隧道“肚量”越来越大,车行体验也越来越舒适。
大肚量,意味着大门道。长江路隧道是目前上海多个隧道领域“第一”与“之最”的创造者:最庞大,15.43米直径的盾构机长驱直入;最惊险,穿越运行中的地铁3号线和逸仙路高架,最近距离仅1米,还有30多幢建筑、20多条管线组成的道道关卡;最深邃,隧道位于黄浦江下55米,扛住水压、做好防水尤为关键。
为了保障隧道安全穿越,施工方为所有地下桩穿上了用水泥制成、厚约1米的“防护衣”,从上到下贴护着桩基,形成坚固屏障。制作“防护衣”的方法则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地基加固工艺———通过在地下喷射水泥浆,均匀控制其压力。
“神经系统”:每隔100米就有逃生疏散梯
是灯又不是灯———长江路隧道的节能措施富有创意,军工路匝道出入口区段,光导孔技术将自然光导入隧道,避免了驾驶员出入隧道时产生的“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平均节约能耗达40%以上。
与以往的隧道不同,长江路隧道内,“逃生通道”的字样尤为醒目,并配有超过1米高的人形标识,且密度很高———每隔100米就有一处逃生楼梯或滑梯疏散滑梯,1545米的盾构段设置了16个逃生通道入口,整条隧道有32个。
走进疏散地道,更别有一番天地。防灾逃生系统由人员逃生通道、抢险车专用通道和电缆通道三部分组成,一旦隧道内突发事故,抢险车辆可由隧道口进入这个通道,躲避拥挤路段,从专用车道旁设置的抢险救援材料箱中拿到工具,再穿过人员逃生通道,直接抵达隧道内的任意节点,展开最及时的抢险救援工作。
在隧道内,每隔25米或50米不等的距离都有水喷雾雨淋阀,其后连接的是中控室的消防报警系统,一旦光波段和感温光圈确认了火灾发生,雨淋阀立即开启工作模式。
“皮肤”:提高三倍抗压性能
长江路隧道是上海第一条采用国产高性能沥青的越江隧道,也是外环以内唯一具备重载车辆通行能力的隧道。
“应用在长江路隧道的特殊高性能沥青与普通沥青有天壤之别。”隧道股份路桥集团长江路隧道路面摊铺总承包项目经理汤锡锐介绍,这种新型沥青的抗车辙能力和疲劳寿命分别是普通沥青的2-3倍和3-4倍。比如,外环路隧道的路面要五六年修一修,长江路隧道每隔10-15年补一补就行。
“大脑”:“物联网+BIM”打造百年工程
在长江路隧道的运营养护中,通过“物联网+BIM”的融合,实现了对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例如,我们在隧道车行道板的下方‘牛腿’位置设置了记录不同时期车行道板结构数据的精密观测仪器,借助NFC距离无线通讯等信息化技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技术人员手中,实现对隧道的远程、实时、动态管理与控制。”隧道股份市政养护长江路隧道项目负责人胡坚良表示,借助物联网技术,每时每刻,隧道即便产生了头发丝般的细小变化也难逃“法眼”。
更有趣的是,每个需要检查的设备都贴有二维码,养护工人巡检时,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获知设备的变化。最终,这些实时数据与BIM技术融合,转化为可视化的隧道BIM模型,方便人们分析、研究隧道状态,将各类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不易出现需要“窒息式大修”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