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里约感受中国地铁
2016-08-19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里约感受中国地铁)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特派记者徐惠喜)宽敞、舒适、大方,这是记者刚走进里约地铁4号线车厢时最直观的感受。车厢内的基础色是银白色,座椅是不锈钢面料的,干净实用。记者看到,每节车厢设有6道门,有4组座椅,每组6位,其中紧邻出入口的2个座位上方贴有蓝色标识,供残障人士、腿脚不便人士、孕妇和怀抱婴儿人士专用。在地铁的末端车厢入口处,贴有醒目的红色标记,写着上午6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8点,女性专用车厢。整趟地铁,充满了温馨的人文关怀。
从始发站JardimOceanico(海洋花园)站上车,到终点站GeneralOsorio(奥索里奥总站)下车,全程约14分钟,途径4个车站,总长16公里。列车行驶快速平稳,乘坐体验感觉良好,这是中国经济网记者与里约地铁4号线的初次零距离接触。到终点站后,可与里约的地铁1号线换乘,前往市中心各繁华地段。在地铁通车前,奥运会核心区的巴哈民众去市中心,单程往往要费时2小时,如今交通时间则大大缩短,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往来。据介绍,该地铁每天可运送30万人出行,高峰期每日减少2000辆路上行驶的汽车,在降低交通事故率的同时,还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巴西代总统特梅尔指出,“地铁4号线给许多里约家庭了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值得指出的是,里约地铁4号线上奔跑的列车全部是中国制造。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驻外代表王怀丰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为这条“奥运地铁”提供了15列共计90辆地铁车,最大载客量超过2000人。由于列车线路靠近海边,空气潮湿,列车采用A型不锈钢车体,6辆编组,最高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针对里约的高温特点,公司为列车加装了大功率空调,时刻保证车厢内22摄氏度左右的凉爽气温。
地铁运行能否“畅通无阻”,维护是关键。中车在提供精心制造的地铁列车之外,还与巴西的运营方共同努力,专门组织了强大的保障服务团队,实行全天24个小时全天候保障,安排员工早中晚三班倒,保证车辆零故障出库,零故障回库。为确保地铁顺畅运行,中车的工程师和服务人员确立了“每日必检”的工作制度,对小到一颗螺丝,大到机车发动设备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拉网式的仔细筛查,将客车运行发生任何问题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里约地铁4号线是近年来拉美地区最大的城市基建项目,也是里约奥运会留给当地的宝贵财富。中车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协作,不断提升巴西运营方对客车的检修、维护和保养水平,在把“中国制造”展现给里约奥运会,还把“中国服务”的水平牢牢地印刻在每一辆不停奔忙的客车上,牢牢地印刻在奥运会观众的心目中。巴西政府和里约地铁公司均高度评价中国车辆的运营稳定和舒适性,盛赞中方的高效服务。里约交通物流工程公司总裁罗伯特表示,“中国的列车不仅给里约带来先进、舒适和高质量的服务,也将给城市增加活力,相信‘中国制造’会带给里约人民更多惊喜。”
除了“奥运地铁”4号线外,中车还为里约地铁1号线、2号线提供了19列共计114辆地铁列车,以及100列共计400辆多功能电动车组,总计承担里约60%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能。在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期间,中车提供的电动车组和地铁列车共计发车1484列次、总运营里程超65万公里,安全高效运送乘客1100万人次。
王怀丰最后透露,中车长客计划近期在巴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化与当地伙伴的合作,深耕巴西铁路车辆市场,为开拓整个南美市场做准备。巴西里约交通厅厅长维埃拉此前曾表示,巴方对中国制造的列车非常满意,里约州政府未来还计划采购更多的中国列车。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