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车速每月升拥堵排名逐季降
2016-07-26
原标题:城区车速每月升拥堵排名逐季降
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石家庄、贵阳等8个城市推行了机动车限牌交通政策,广州是唯一一个“只限牌、不限外”的城市。为了尽可能降低交通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广州交警部门探索智慧交通建设,实现智能警务模式,最大化地挖掘现有道路的通行潜力。
这一探索的正面效应开始显现。数据显示,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到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在“中国堵城排行榜”的排名分别是第3位、第4位、第6位、第10位。
文/广州日报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交宣
图/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
指挥体系:五个环节无缝对接
今年4月4日晚,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接到一宗报警求助。“能不能帮帮忙,让救护车先走?”电话那端,传来的是报警人急切而又无助的声音。原来,其弟媳在从化中心医院分娩时大出血,需要转院至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救治,不料却遭遇京珠高速路段全线堵塞。
指挥中心接报后统筹指挥,迅速结合高德地图调看监控,立即研究制定了一条生命通道,并指令沿线大队全力配合、团结协作。沿着这条“生命通道”,在警车接力护送以及沿途5个交警大队的合力协助下,终于在50分钟后安全抵达目的地。
类似突发警情的成功处置绝非孤例。“我们通过警情采集→指挥调度→警情处置→信息诱导→预警研判等五个环节无缝对接的‘管理链条’,探索和固化出一套精准、快速、高效的处置警情常态路径。”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已初步建成“情报、指挥、视频、勤务等”六位一体的指挥工作体系,基本实现警务指挥“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联调化、扁平化、规范化”。
不仅如此,交警部门还将交通指挥综合系统与警车警员定位系统、移动警务系统(PDA终端)进行功能性整合,将警力、视频监控、电子警察等资源以及警情、事故等交通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图层叠加,准确定位,集成使用,达到了“一个平台、多项资源”同步展现的实用效果。
优化组织:区域微循环优化调整
截至目前,广州交警今年已对市区51个路段和路口的标识标线、信号灯以及护栏石码等交通设施进行调整。同时,广州交警联合市交通部门对交通影响较大的广州大道南艺场站等8个公交站点进行调整、抽疏。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广州市拥堵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8%,平均车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49%。而东风西越秀路口等14处交通节点优化,道路通行能力平均上升13%。
高考前一个星期,邻近执信中学考点的先烈执信路口西往北方向最左侧车道改为了不受信号灯控制的专用上桥车道。东山交警大队张警官透露,相关数据显示,调整前每个周五晚高峰时先烈执信路口车流的平均通行速度为10~12公里每小时,而调整后该路段通行时速提升为20公里左右,速度提升接近1倍。
不仅如此,今年起,广州还不断优化交通组织,目前已完成沙河商圈、沾益直街、东沙大道、黄埔大道马场路口等6个片区微循环优化调整,平均区域通行能力提升15.8%。
此外,广州电气化的可变车道数量达到8条。其中,海珠桥可变车道自4月9日正式启用以来,其日平均拥堵指数从1.85下降到1.45,下降幅度达21.6%;该路段的通行车速也从24.9km/h上升到32km/h,车速上升幅度达到28.5%。
交通服务:多平台发布交通信息
广州每年的大型活动有很多,如何方便市民出行,远离拥堵点?交警部门通过高德交通信息发布平台、公众交通信息发布平台、户外情报板、“广州交警”微博、微信、交通电台、出行易等七大载体,实时同步发布拥堵警情及诱导出行信息6.85万条,形成让市民“出门刷手机-车内听电台-抬头看屏幕”的立体化交通信息接收途径。
实际上,创新人性化的便民服务也可助力缓堵。作为全国首创的“广州交警e服务”,全面实现车驾管业务、交通违法办理业务、轻微交通事故快撤e赔等57项业务线上线下“一站式”办理。
同时,广州设立38个“快撤理赔”服务点,开展线上、线下“快撤理赔”。今年以来,处理事故9.5万宗,“快撤理赔”率达62%,因轻微交通事故未及时撤离现场造成的交通拥堵情况大幅减少。
文章关键词:交通广州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