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雪山深处的那抹“橘红”
2016-06-16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聂拉木公路养护段

达娃同志先进事迹

蓝天白云下,碧水青草间,也往往有雪山的陪伴。在或蜿蜒、或平直的“生命线”上,时而闪烁着那么一抹“橘红”,跳跃在人们的视线里。他们,就是用辛勤的汗水维护着人们脚下“坦途”的养路工。

他出生于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一个农民家庭,自17岁开始就在318国道通往尼泊尔的“生命线”上,一干就是24个年头,橘红色的工作装伴随着他走过春夏秋冬。正因为如此,他先后获得了多项殊荣,特别是2013年度获得了“全国最美养路工人”及自治区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时在北京被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接见。2014年全国中华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荣誉称号,这就是达娃,他有着平凡的人生,但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背后,掩盖了他对工作辛勤的付出与对事业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诠释。

信念,让他坚守

路靠人养,人靠思想。“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事业是人生的追求,把公路养好作为人生事业1这是达娃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1989年,达娃被分配到318国道聂拉木公路养护段十九工区,从普通员工到1994年任该路段道班班长、再到2008年组建工区后任工区长,2014年八月份被上级党委聘任为段工会主席;弹指一挥间,26个年头过去了,当初那个仅有17岁的小伙子如今也变成了大伙挂在嘴边的“老同志”。岁月的流逝改变了他的容貌,不变的是他朴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和那颗永远年轻的心。

“用脚步丈量公路”是达娃的真实写照。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是兢兢业业,事无巨细。特别是任工区长以来,达娃潜心钻研技术,找寻公路整治的方法。没有时间他就在吃饭时向老工友们、老前辈和专家虚心请教并经常夜里攻读专业书籍。他根据“季节性公路病害防治”、“冬季路面雪毁防治”、“高寒地区油路的科学养护”等一系列公路科学养护保通方法,很快制定了“引、铺、刮、补”等符合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他还带领工区工人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起早摸黑,住帐篷、顶烈日、冒严寒、战风沙、斗雨天,无偿劳动,仅今年年初就已经备料200多立方,用于公路保坎加宽、平整等维护工作。他经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对养路工作的热爱:“我睡觉都能梦到公路1在达娃看来,养路保畅是他其乐无穷的人生事业。

曾经一位自驾游的外地游客看到达娃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时,感叹道:“让我几十年如一日留在山区,我做不到。让我当一名养路工,我更不情愿。达娃和他的工友们以路为家,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是非常令人崇敬的。一对比,我自己感到汗颜和无地自容,我觉得在他们面前显得卑微和渺斜。

责任,让他无悔

在达娃负责的公路段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下雨泥石流,下雪鬼见愁,但这并没有使达娃退缩和胆怯。24年的工作经历,达娃有太多的回忆、有太多的故事。镌刻在这长长“史卷”上永不褪色的一笔,便是责任。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达娃把养好公路当成了一种常态、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他所负责的路段虽然长达20公里,但总是干净整洁,常年保持“边坡杂草一条线”的标准,同时他与工友们坚持绿化美化路容路貌,在公路两边植树、种草、栽花,营造畅、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大家公认他的路段“养得最好”!

2008年,正逢318国道拉孜至定日全线整修改建,为了保障奥运会火炬珠峰传递的顺利进行,确保火炬传递路段的安全畅通,达娃带领该工区14名职工,早晚加班抢修保畅,不计报酬。当珠峰火炬传递顺利通过他所管养公路时,达娃会心地笑了,自豪地说:“没想到我也能为奥运会做一些事1

2012年2月8日凌晨,日喀则和阿里地区发生二十年一遇的特大降雪,导致区域内国省干线公路普遍遭受雪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达娃所在的工区所管养的路段是此次降雪的最严重受灾路段。灾情就是命令。达娃没有顾及路段地形复杂、多处为雪崩路段的险情,带领工友们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冲进抢险保通的第一线,由于灾害路段平均积雪厚度高达1.2米—2米,加之峡谷路段防护设施多,大小雪崩十余处,给抢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了尽快抢通受阻的公路,达娃带头在前,指挥推雪机推雪。往往是这边刚刚疏通的道路,那边又出现了积雪,通了又堵,堵了又通,往返数次。达娃和他的工友们没喝过一口热水、啃过一口干粮,发梢和眉间早已结成冰凌,手脚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他们不喊一声疼、不叫一声苦,连续奋战11个小时,直至完成抢通任务。

2015年3月1日凌晨开始,日喀则和阿里地区发生十年一遇的特大降雪,导致区域内国省干线公路普遍遭受雪灾,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十九工区所管养的聂拉木至樟木路段作为此次降雪的最严重的受灾路段,路面积雪厚度达1.5米,特别是该路段三道线(k5352)至曲乡(k5357),由于该路段地处深山峡谷,地形复杂,多处为雪崩路段,大部分路段积雪厚度达4至10米深。灾情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的高度重视下,在日喀则公路分局的统一指挥下,聂拉木公路段立即启动抢先保通应急预案,加强与当地政府、气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灾情,认真分析研判,积极开展抢险保通和受阻人员救援工作。经过连续7天半的奋战,于3月12日全线实现初通,期间共救助过往司旅50余人,未发生人员伤亡,抢险救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十九工区所管养的聂拉木至樟木路段,是此次雪灾最严重的路段。在抢通工作中达瓦带领十九工区职工齐心协力,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冒着严寒及雪崩的危险奋力抢通,但由于三道线(k5352)至曲乡(k5357)路段平均积雪厚度高达1.2米—2米,加之峡谷路段防护设施较多,大小雪崩10余处。给抢通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了尽快抢通受阻的中尼公路达瓦组织职工们起早贪黑、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连续作战,用血肉之躯在冰天雪地里与大自然进行着顽强的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激昂赞歌,抢险救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十九工区的职工在工区长达瓦的带领下,顶严寒、冒风雪,手冻裂了不喊疼,肩膀磨肿了不说苦。他们就是这样斗严寒、冒风雪,当机械抛锚时十九工区的职工们就是这样忍着肩膀的疼痛和冻的红肿双手有的用手刨、有的用锹一下一下的挖,尽职尽责。当记者采访达瓦时,达瓦是这样说的:“养路是我们的工作、保通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我们干好本职工作,车辆才能安全通行”。

达娃作为党员,在公路养护工作中诠释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信条。辛勤付出的背后,换来的是该公路段连续多年路况率保持在80%以上,MQI值达到72,这也使他多次被评为日喀则公路分局及聂拉木公路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家人曾看到达娃如此辛苦,劝到:“别太劳累了1他却说:“养路是我的天职,只要有车从我的路段上过,我就有确保畅通的责任1“选择养路,对我来说,是幸运的,对于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1

爱心,让他无畏

达娃对于公路养护工作一干就是24年,但他却没有一点厌倦之感,怀着一颗关爱之心,更让他无所畏惧、自得其乐。

在每年的春节、藏历年期间,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达娃所在的工区都会降大雪,大雪封住道路是家常便饭的事。每当有行人被堵在了路上时,达娃都会把他们接到自己的家中,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他们住,把自家的糌粑、酥油、米饭端出来让他们吃,而他自己却缩衣节食,忍饥挨饿地去推雪开路。待到路通了,达娃又分文未收,把他们送上了归途。获得帮助的人们眼含热泪地说:“谁能想象得出,在这么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竟有如此菩萨般的好人1达娃往往以“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话安慰他们。

在达娃的内心,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职工及职工家属生病,总是自掏腰包购置慰问品,亲自看望。这一习惯,达娃一直坚持到现在。达娃说,工区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大家身体好、家庭好,才能把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也才能推进养路工作。达娃“上有老、下有斜,妻子还是家属,大儿子在家待业,小儿子在上高中,可谁又知道达娃家经济也不宽裕呢?

达娃还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与工友们谈心,并认真做好记录,建好职工档案,以便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更贴切的关心和照顾;工区生活苦,条件有限,为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他带领工友们,利用空余时间对工区房后和侧面的山地、坡地进行开挖整平,栽上树、种上草,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工区经费有限,他就利用平时养护清扫沿线垃圾时捡拾易拉罐、饮料瓶变卖,仅06年至今9年间所得15000余元,用于为工区职工买床垫、家具、改善伙食、帮助困难职工等。

除了日常养护,达娃还要抓好维稳工作,时刻警惕达赖集团的破坏活动,每逢敏感日和重要节庆日,还要安排人员守桥,他经常主动放弃休息日,抢着帮家有困难的职工值班。每逢春节、藏历新年,在工区留守次数最多的也是他,他常说:“我是工区长,我不留谁留?”达娃的真心付出换来的是领导、工友和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换来的是美丽顺畅的坦途。正是有达娃这样可爱的养路工人,也不自觉成了最美公路中浓墨重彩的风景。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