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疏通“关节点”畅通“富民路”
2016-05-20
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千坪村,是六安市海拔最高的建制村,被当地人称作“高寒山区”。每年4月底、5月初,正是这里的映山红盛放的时节,去年年底,连接该村与县道的公路全面拓宽改建后,今年前来赏花的游客数量是过去的4倍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呼声最高的项目。”金寨县地方公路局副局长王涛颇有感触,正是带着群众的殷切期盼,该县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在5月份全面启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程跃辉介绍,目前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求各地对每个具体工程项目倒排工期、抓紧施工,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优先解决需求迫切地区畅通问题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卫东告诉记者:“六安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建设任务是8032公里,在全省各市中居第一位。”尽管这样,仍然有很多上报项目未列入今后3年的建设任务。六安的情况是安徽各地群众期盼农村道路通畅工程的缩影。程跃辉介绍,全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年建设规模是6.7万公里,但今年下达的任务是3.8万公里,确保完成3.4万公里。“作出这种安排,目的就是以良好的实施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确保后续建设任务如期顺利完成,早日满足群众的通行需求。”程跃辉说。面对热切期盼,安徽省也正在谋划合理扩大建设规模,计划在全省31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较大自然村路面硬化工程的同时,在非建档立卡贫困村也选取一个自然村建成一条通村硬化路,较好地解决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相邻道路连接问题,提升贫困地区路网连通水平,更好地顺应群众的期盼。“必须合理平衡群众的期盼与建设节奏的关系,优先解决最迫切的任务。”在李卫东看来,目前当务之急是把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落实到位。在这一基础上,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循序渐进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建成惠及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路网。
务实把握“资金紧平衡”与“通行便捷性”金寨县花石乡乡长司玮告诉记者,今年该乡计划建设8条乡村道路,建设规模为21公里,总投资1140万元,每公里超过50万元。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每公里部、省补助资金为24万元,其余资金均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筹集,筹资压力很大。由此可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总体上仍处于“资金紧平衡”状态,有效控制造价和建设成本十分必要。据王涛介绍,由于地处山区,金寨县的乡村道路造价普遍较高。为此,该县要求各项目的建设方案要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在满足通行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控制投入规模。而在舒城县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县在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时明确提出“适度提高建设标准”的要求。比如,对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该县提出的路基、路面宽度分别为5.5米、4.5米,比全省统一的标准要求宽50厘米。该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方跃宏介绍,舒城全境大部分地处江淮丘陵和水网地区,人口稠密,群众对农村路网通行要求较高。适当提高标准,为发展乡镇公交,提高农村居民出行便利性、舒适性提供了硬件支撑。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动员帮扶单位、企业、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这是安徽省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一条基本原则。六安市农村公路局局长张传勇告诉记者,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一方面可以激发公路沿线农民的爱路、护路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道路建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金投入的缺口。建设质量监管,是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面临的一大突出难题。仅靠自上而下的监管仍然不够,广泛发动农村的老党员、老村干部、村民代表当义务监督员,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舒城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马朝晖告诉记者,该县要求各乡上报1至2名义务监督员,目前正在组织对这些义务监督员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