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外畅内序”“互联互通”交通新格局
2016-05-20
(原标题:打造“外畅内序”“互联互通”交通新格局)
打造“外畅内序”“互联互通”交通新格局
“十三五”时期,浙江交通将继续深入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现代交通“五大建设”,构建引领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在这一过程中,温岭交通将紧紧围绕台州市“一都三城”发展定位,着重抓好快速交通、现代交通和城市交通,加快构建“三区融合、三市同城、三带协同”的发展大格局,推动温岭从县域城市向区域都市迈进。
温岭交通的发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记者就此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夏法进行了访谈。
交通建设成效较为显著
记者:过去的几年,温岭的发展非常快,包括道路的建设,撇去局部不说,从全市总体来看,路更宽、路面更平坦了。不过,这些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能否请林局长详细介绍一下近几年温岭交通的变化都有哪一些?
林夏法:“十二五”时期,是温岭公路建设史上投入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75亿元,投资总额较“十一五”期间的23.72亿元增长近3倍。104国道泽国段复线、81省道松门过境段、76省道泽坎线温岭城东段高架工程、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段、75省道南延温岭段等重大交通工程相继建成并通车,新增高等级公路40多公里,极大地完善了温岭市的路网结构。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局按照“做实四个续建、做深三个开工、做细四个前期”的年度交通建设总目标,全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总额达23.39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33%,创历年最高。其中,沿海高速公路完成16.52亿元(计划15亿元),其他交通重点工程完成6.87亿元(计划6.2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比如,81省道温岭段改建工程,完成率达127%;104国道大溪段改建工程,完成率达105%;路桥机场至温岭新河公路改建工程,完成率达103%;竹盖线二期,完成率达150%。从大交通的格局来看,以后我们的出行会越来越便利。
另外,农村公路相当于全市骨干路网的毛细血管,能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为主干道路减轻交通压力,也能让农村群众享受交通设施改善带来的更多好处。因此,农村公路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去年共完成箬兴路、大松线、西七线等60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的维修,完成1条县道3条乡道5条村道技术等级提升33.7公里,完成安保工程14公里、危桥改造30座、公交候车亭50个,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示范村创建,继续推进省规范化养护站建设。
交通短板问题依然突出
记者: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温岭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交通投资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交通综合服务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但让市民们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路虽然比以前宽了,但越来越堵,这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有关,恐怕也与交通网络不完善有分不开的关系。
林夏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出行服务需求相比,与打造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台州“三市同城”交通圈的要求相比,温岭的交通短板问题确实依然突出。特别是内外交通网络不完善、公路技术等级偏低、综合运输体系不健全、交通发展方式不集约等问题较为突出。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紧盯全市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群众满意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准“短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基础设施总量还显不足,路网规划有待完善。我市目前的公路密度为2.32公里/平方公里,排全省各县市第二,但道路高等级率、复线率均较低,二级以上公路占总里程13.38%,低于台州市平均水平15.9%。对外交通仍是
制约瓶颈,重要城际通道能力不足,运输效率低,城区至高速公路缺乏快捷通道。
另外,运输衔接转换不畅、城乡发展差异仍旧存在、运输服务品质仍然较低等问题,也都是亟须解决的。
构建“外畅内序”交通网
记者:我们正视这些短板,接下来该怎样去补齐?
林夏法:“十三五”期间,温岭将加快大路网建设,着重抓好区域快速交通项目、现代交通项目和城市交通项目建设,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路网建设上,从加快交通骨架网络建设向强化与周边区域联系、提高互联互通水平转变。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从提升单一运输方式能力向加强综合运输衔接协调、提升综合交通整体效率转变。三是在发展领域上,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向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推进智慧、安全、绿色发展转变。
根据全市建设大交通的新理念和构建“外畅内序”“互联互通”交通路网的新要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超200亿元,打造市域交通“六纵四横”格局。同时,大力发展“大路网、大港口(龙门港)、大水运、大物流”等综合交通平台,加快构建水陆空综合交通体系,缩短我市与台州市、浙江省的交通条件上的差距,补齐短板。
具体来说,要着力构建“外畅内序”的交通路网,将从加快综合交通骨架网络向强化与周边区域联系、提高进出互联互通水平转变。
“外畅”是要加快改善对外交通。为此,将规划建设两横三纵5条快速通道。其中一横是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连接线,争取台州绕城高速线位南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有效打通我市东西两条高速,即沈海高速(甬台温)和沿海高速,形成快速路网;二是列入高速公路建设后,由国家进行投资,可以减轻市财政的资金压力。另外一横是G228国道,形成多条东西走向快速通道。三纵分别为台州中央大道温岭段(也叫路泽太快速道)、沿海高速和市域铁路S1线。
“内序”则要把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打通。向东重点推进81省道改建工程,使东部新区、龙门港和市区紧密连接;向南重点推进81省道支线、7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改建工程,连接石塘、城南等交通末端;向西开工建设大麦屿疏港公路,使得坞根、温峤西部等地区也有高等级公路;向北加快机新线建设,增加温岭市北部至路桥椒江的通道。
同时,进一步实施公路“双提工程”,即实施主干道提速、公路等级提标。“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横湖路、泽太一级公路、迎宾大道等3条主干道路提速,加快市区往火车站和台州市区方向的通行速度;继续实施好竹盖线等公路提标改造,力争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8%,缩短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记者:今后的目标非常明确,前面我们也提到,农村公路同样是交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林夏法:今年会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整体路况及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城市与农村、中心镇与中心村实现连接。主要是推进农村公路等级提升50公里、路面维修80公里、安保工程40公里、危桥改造30座、新建农村公路候车亭30个,继续实施联网公路建设10公里,推进边坡危岩、临水临崖、乡村危桥安全隐患整治。
另外,投资3300多万元对西七线、横淋线、坦龙线、温大线、山金线等7条农村公路共计20公里开展大中修;投资1400多万元对高等级公路大松线桥头跳车进行病害处理及石粘互通、南环、东环匝道进行砼(混凝土)罩面;投资500多万元对病害桥梁进行安全隐患整治;投资200万元对城东高架、东环高架及大石一级公路等3个涉及学校、民居点位安装隔音屏。
同时,在巩固公路“四边三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城同创”工作,继续开展公路绿化增密,建立“两路两侧”长效治理机制,提升公路美化、洁化水平。积极探索公路养护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实现公路保洁全天候、管养全覆盖。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温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