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自主定价有益于释放更多市场福利
2016-02-23
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铁总自行定价,并给予铁总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实行一定的折扣票价的权力。学界普遍预计,发改委放开高铁票价管制之后,部分热门线路的高铁票价确实存在票价上浮的空间。(人民网2月20日)
国家发改委对高铁定价放权松绑,交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制票价,本属铁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件常规动作,但消息一出,却引发舆论的一片哗然,顿时争议声四起,大有“狼来了”之韵味。民众对铁路部门获得“高铁定价权”如此敏感,最关键的还是担心获得此权利的铁总会肆意高抬票价,加重老百姓的出行成本。
笔者认为,这样的担忧明显显得多余。高铁票价走市场化道路,非但不加重民众的出行成本,融入市场的高铁与民航、公路、水路间的良性竞争反而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最终受益的非老百姓莫属。
在过去,铁路票价完全由国家政府制定,这种定价简单以旅客乘车公里数为考量,并没有融入太多的客车硬件水平、配套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这种“一刀切”式的定价方式存在着不少弊端。
首先体现在铁路部门缺少市场竞争活力。众所周知,铁路淡旺季一个运价模式,而航空、公路、水路却有着灵活的定价权,三方大可以以铁路票价为参考上下浮动票价。从这个层面看,铁路票价实际上是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运价水平,不利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
其次是部分民众出行选择权受限。目前来讲,很多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因为公路安全系数低,航空运价过高难以承担,民众长途出行时大多以铁路为主。尤其是学生、农民工等群体更是没有过多的出行选择权,而铁路常年一个运价模式使得这类人群少了应有的市场福利,比如淡季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打折票、优惠票等。
高铁票价走市场化道路,参与物流竞争,是铁路发展的必然。当然,铁路部门获得“高铁定价权”后,对于一些热门线路,或是紧俏车票根据供需变化上下浮动票价并非没有可能,但这种幅度想必不会太离谱。我们知道,这些年国内高铁路网渐成规模,高铁运行密度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决定纵使在运输旺季,铁路运能的供需比例也不会太过失调,这从近两年铁路春运能力的改观上我们可窥一斑。
因此,对于铁路获得高铁自主定价权,民众应当理性看待,大可不必过早喊“狼来了”,相反应当给予掌声和支持。毕竟,走市场化的铁路,纵使千变万变,最核心的一条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支配的语境下,铁路与航空、公路、水路相互良性竞争,对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大有裨益,民众出行也有望享受到更多的市场福利。(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