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一点回家,旅客就早一点到家”
2016-02-05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中,乘客们怀着或兴奋,或激动,或感慨的心情踏上返乡路,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客运、客流、售票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乘客脚下一道道安全屏障,是由无数默默无闻的“后台”工作人员以辛勤劳动换来的。2月1日至2日,记者来到省道203线永泰段及永春公路分局,探访守护一线公路的养路工,听听他们的春运故事。
急难险重向前冲
“向后退,再退一点……”在永泰县省道203玉溪村路段一山体溜方处,一位穿着养路工制服的中年男子正专心致志地指挥装满溜方土石的货车倒车。
他是赤溪公路站的站长于春官,1日早晨6点,一接到溜方的消息,他就从家里直接赶到事故现场,带着几位养路工摆好道路施工警示标志,封闭半幅车道,一刻不停地指挥现场的清理车来回装卸土石。另一边车道通行的车辆从他身旁呼啸而过,他的制服上、头上、脸上积了一层又一层灰,手也冻得通红,但他一刻都没离开岗位。
到了下午3点,200多方的溜方土石总算是清理干净了,为了抓紧时间,他和同伴们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一清理完溜方,又赶往下一个工作地点。
于春官说,今年由于寒潮的关系,低温天气增多,降雨频繁,山体冻土松软再加上近来降雨较多,雨水冲刷后的溜方时有发生。为了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春运期间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即使是春节假期期间也一样要上路巡查,发生险情第一时间要赶到现场清障。
永泰公路分局工作人员说,1月23日至30日,就清理了大小溜方30多处。
对于养路工们来说,随时待命已经成了习惯。他们春夏锄草冬除霜,满面灰尘扫把扛。梅雨天,他们衣服里面出汗、外面淋雨,一早上换两三套衣服如同家常便饭。深山里温差大、湿度大,许多人都得了关节炎。
每年12月后,马路上开始出现霜冻,有3个月左右的结冰期,有的路段边就是被风化了的土坡。路边岩石,记者用力一掰就能揭下一大片。而掉落的碎石泥土,常常会堵塞路边的排水沟。就在记者跟随采访的第二天,刚刚清理过的排水沟,又被堵住了。
据了解,今年为了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全省普通公路系统储备了应急抢险人员890人,除冰机14台、撒盐机34台、自卸车122台、工业盐486吨,一线职工随时待命。
夫妻相扶把路护
“春运开始后,我们见面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在永春公路分局,职工郑晓明告诉记者,他和爱人林金英虽然经常被称为“养路夫妻兵”,但同行不同站,一到春运,十天半个月见不上是常事。
郑晓明是湖洋公路站的站长,林金英则在卿国公路站,他们咫尺天涯地做着同样的工作。今年春运,碰上了极寒、暴雨等恶劣天气,让本来就相当繁忙的公路保畅工作雪上加霜。郑晓明与同站的工友们担负着几十公里路面管养工作,他不仅是一站之长,还是一名机械操作手,哪里有溜方就到哪里。在刚刚受到暴雪袭击的公路,溜方时有发生,郑晓明常常今天还在永春的最南边,明天就已经到了与漳平交界的最边远的地方清理溜方。
2月2日,离湖洋镇口八公里处有一处山体承受不住暴雨冲刷,边坡上2000多立方米的石方从50多米高的地方冲下,把路面堵得严严实实,交通中断。郑晓明立即带领全站职工投入紧张的抢修。就在清出一个车道准备放行车辆时,又有300多立方米的石块俯冲而下,再次阻断了路面。
为了处理边坡的安全隐患,郑晓明带领几个工友,携带工具赶往山顶,在身上绑了粗绳,吊在半空,将坡上的险石逐一敲掉。由于连日抢险,没有时间休息,再加上天气寒冷,他体力透支,回家后就发高烧。
而此时的林金英也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疏通涵洞、清理水沟,争分夺秒地为春运抢时间。知道丈夫发烧的消息,已经是2月3日的下午三点多。她匆忙到医院看了看正在输液的丈夫,又掐着时间赶回家,在电饭煲里里焖了一锅芥菜咸饭,五点十分,她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上。
“这么多年,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特别理解对方。我们迟一点回家,旅客们就可以早一点到家。多少家庭,一年里就盼望着春节这几天的团聚埃”林金英说。
(记者:谢婷通讯员:曾文彬袁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