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1.5环最长隧道攻克施工难关
2016-02-02
双向八车道大断面隧道、下穿省植物园埋深最浅处离地表仅2.4米……贵阳1.5环的控制性工程杨柳井隧道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项目各方通过集思广益,全方位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风险管控,隧道于1月26日顺利实现全线贯通,比预期提前80天。日前,记者走进杨柳井隧道项目现场,探访1.5环最长隧道贯通过程。
路基宽、隧道跨度大,开挖断面达250平方米,这在国内隧道施工中都少见,且最差的围岩占到69%,很容易出现坍塌危险。面对这些施工难题。施工方经过多次研究,制定了最完善的方案。
“在每一段隧道开挖前,我们采用地表踏勘结合地质素描、地质雷达和超前地质钻探相结合的方式,探明前方状况。若探测出现溶洞、断层等地质,就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提前进行加固处理,保证隧道质量过关和开挖安全。”项目常务副经理赵瑞文说,500名工人严格按照测量、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等工序实施,且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经专业检测合格,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并实行24小时三班倒施工,确保隧道进度跟得上。
赵瑞文介绍,隧道开挖后,每五米就设置一组监测点,3名技术人员监控和量测隧道拱顶下沉情况,及时反馈调整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我每天都要在隧道里至少巡查两次,每次两个多小时。一环套一环施工必须到位。关系到隧道质量安全的事情,马虎不得”。
除了地质复杂,杨柳井隧道还遇到235米长的浅埋段需下穿省植物园,最浅的地段距离省植物园地表仅2.4米,地表上有建筑物、水池水沟等,局部段落还处于回填土中,施工安全风险很大。
北京建工贵州分公司总经理兼1.5环南垭路3标项目经理李杰说:“贵阳水交集团两次组织开展浅埋段专项方案讨论会,我们也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浅埋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并委托西南交通大学进行科技攻关,确保施工安全。”
最终,施工方采取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防坍塌、控制爆破与机械冷开挖方式施工,减少震动和确保施工安全。
“我们在软弱地段注入水泥浆进行固结,增加稳定性,防止坍塌。每一次爆破都进行震动监测,以此调整下一次爆破参数,将爆破震动减少到最小,减小施工对省植物园的干扰。”李杰说,正常情况下,隧道每天可开挖2米,浅埋段每天进度最多只有50公分,浅埋段用了6个月时间才全部通过,未出现安全事故,省植物园的生态系统也得到保护。
待浅埋段通过后,2015年11月26日,杨柳井隧道进口和出口进行双向掘进施工,2016年1月26日提前80天实现隧道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