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2030年武汉交通啥模样?打造15分钟慢行生活圈
2016-01-18 


本报讯(记者韩玮通讯员严晗)未来武汉的交通骨架和居民出行结构将变成什么样?昨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我市规划部门正在编制《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纲要》的项目组,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规划室主任陈光华透露,“规划到2030年,武汉将打造成为中国第五大国际门户枢纽,成为真正的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主导的城市。”

围绕打造“更具竞争力和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武汉规划部门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按照“三规同步、交规先行、多规融合”的总体思路,率先启动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目前交通规划已经形成纲要成果,纲要提出两个总体目标,到2030年,武汉将建成“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沿江、兰福及主城高铁环线引入机场

按照规划,航空上将形成“一枢纽+三网”,即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之外的中国第五大国际门户枢纽,形成通达全球的国际航线网、与航空无缝衔接的高铁网、发达的国内直达航线网;铁路方面建成为国家高速铁路路网中心,构建以武汉为中心向外放射的“二横二纵二斜”十二个方向的高铁网和“两环十二射”快速铁路枢纽。

陈光华表示,目前以武汉为中心,仅形成沪汉蓉动车通道和京广高铁“一横一纵”,到2030年,规划增加“一横”沪汉蓉沿江高铁,与现有的“一横”走向基本平行,同时增加“一纵”京九高铁;“二斜”分别是从兰州经武汉到福州的兰福高铁,以及从山东经安徽、武汉到桂林的胶桂高铁。届时,还将形成“两环”,即市域内由武汉站、光谷站、新汉阳站、白沙洲过江高铁通道、天河机场空铁枢纽串联构成的高铁环线;城市圈范围内由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构成的高铁环线。“二横二纵二斜”也将构成12个方向的高铁射线。

此外,还规划将沿江高铁、兰福高铁以及武汉主城高铁环线引入天河机场,打造辐射华中地区的天河“空铁枢纽”。近期将实现引入地铁和汉孝城际铁路进机常

此次远期规划中,专门考虑到高铁与机场的连通,主城高铁成环后,实现武汉各个区域的市民都可以就近选择高铁站点,坐上多方向的高铁,不必跨江到其他车站坐车。

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

市民出行离不开5个圈

绿色出行楷模城市的内涵包括“公交都市典范”和“慢行城市典范”,通过建立以优质的、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引领超大城市交通模式的转型和交通战略、措施的革新。

届时,依托“四网合一”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打造“轨道上的大武汉”,武汉市民出行将离不开5个圈层:在主城内,围绕慢行城市的打造,实现以骑行+步行交通为支撑的15分钟生活圈;在30公里半径的都市区范围,构建以市区轨道为主的交通系统,打造1小时通勤圈;在50公里半径的市域及周边临近区域,通过规划市域铁路或引入新型轨道交通方式构建的快速轨道网络,满足外围与主城之间的联系,打造1小时公务圈;在100公里半径的城市圈范围,通过高铁、普铁及城际铁路系统,实现1小时商务圈;100公里范围外,通过高铁系统,实现3小时通达国内主要经济体的交通圈。

围绕慢行城市典范的打造,完善城市骑行及步行系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明确慢行系统的分区、分级标准,结合道路新、改建建设,以及项目开发和旧城改造,推进主城4级自行道骑行网络建设,加强轨道站点及大型公共建筑周边300-500米范围内步行设施及引导标识的规划建设,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交通出行模式,营造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环境实现“慢行复兴”,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均超过40%,努力将私人机动化控制在20%以内。实施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政策,合理调控机动车使用,实施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给和管理措施,转变居民出行方式,加快“互联网+智慧交通”发展,实现城市交通畅通有序发展。

更多新闻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咸宁新闻网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