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突破五千公里的建设“主力军”
2015-12-08
12月8日,由省交通集团建设的全长122公里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我省高速公路一举突破5000公里大关。
站在“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回望我省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一串串数字让人心潮澎湃:
2003年,我省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2007年又率先在西部突破2000公里,2010年突破3000公里,2012年突破4000公里,而今,又迈上5000公里的新台阶!
敢于争先、不懈进娶勇于拼搏。在这些宽敞平坦的幸福路、致富路背后,浸注着筑路人的执著与艰辛,流淌着筑路人的辛勤和汗水。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光荣而辉煌的历程中,省交通集团无疑是一支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主力军”。
据统计,在突破5000公里的“决胜年”——2015年,我省计划通车的高速公路达643公里,而省交通集团建设的里程就占据了绝对的“半壁江山”,最终通车里程达355公里。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我省交通人形象的真实写照。跨越“十二五”,在我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的高潮中,省交通集团的建设者以顽强拼搏、大苦为荣、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这一形象又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为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和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稳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
如果问陕西人这五年身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是出行方便了。“十二五”以来,我省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迅速拉近了人们与外界的距离,也成为了拉动各地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十二五”这五年,由省交通集团建成的通车项目就有10个,通车里程870多公里。
按照我省“十二五”期间“加密、联通、对接、扩容”的高速公路建设重点,省交通集团人以知不足而奋起的行业气魄,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行业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快马扬鞭,高歌猛进……
在陕北,结合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省交通集团先后建成了神木至府谷、延安经志丹至吴起、榆林至绥德、延安至延川、黄延扩能工程(南段)五条高速公路。
神府高速是陕北第一条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志着陕煤东运有了出省高速通道,对推动以神木和府谷为中心的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榆林至绥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我省又增添一条煤炭外运高速公路大通道。至此,我省高速公路也突破了4000公里,迈上新的历史台阶;而延志吴、延延高速的通车,结束了志丹、吴起、延川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对于优化延安市路网结构,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业”,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扶贫开发、带动沿线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通车的国家高速公路沪陕线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结束了沪陕高速“借路”的历史;同时,与其相连的全长12公里的洛南至岔口铺高速公路也建成通车,使商洛市成为陕西首个县县通高速的市;另外,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银(川)百(色)线(G69)陕西境的关键一段、六盘山特困地区交通扶贫重点项目,咸旬高速的建成,结束了淳化、旬邑两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使咸阳实现县县通高速。
此外,作为我省第一条盛市共建工程,今年通车的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虽然只有61公里长,但却是一条向北联系西安、向东联系武汉、向南直通成渝这三大经济圈的区域交通枢纽,将为陕南局部循环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支撑。
从陕北、陕南再到关中大平原,一条条辐射而出的高速公路对于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速周边各县(区)融入西安、咸阳一小时经济圈发挥出重要作用。
目前,建成通车的西咸北环线高速,是国家级“西咸新区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交通建设重点工程,也是环绕西咸新区、串连西安卫星城市和周边重要城镇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对加速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条条遍布全省的高速公路大动脉,使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昔日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瓶颈,变成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竞争新优势,托举起三秦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攻坚克难勇挑建设重担
确保项目按时建成通车,对于每一个项目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个悬在头上的“头号任务”。为完成我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目标,全省要建成高速公路1800多公里,而省交通集团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
特别是今年,省交通集团有延延、安平、西咸北环线、黄延(南段)4个项目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5公里。
综观每一项工程,无不关系着兴陕富民、改善我省交通短板的“大主题”。
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他们年初就先后组织开展了“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暨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会战。同时,交通集团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建设工地,全面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看望慰问一线职工,协调解决存在困难。
扭住目标,破解难题,一场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的战役在省交通集团打响了……
进入2013年7月,正在延延高速按照预定计划“高歌猛进”时,以往干旱的延安,却遭受了一场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据统计,7月3日至26日期间,先后发生8次强降雨,滑坡、山洪、泥石流及次生灾害导致全线160公里施工便道被冲毁、淘空或淤泥覆盖全线,遭受水毁经济损失达2.3亿元以上!面对持续一个月的强降水天气,在省交通运输厅和省交通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延延高速管理处带领全线参建者忘我工作,先后对45处施工驻地共5540人次进行紧急迁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及时进行水毁工程修复和恢复生产。
用“一线天”来形容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中红石峡大桥所处的地理环境再恰当不过。红石峡大桥位于劳山林业局红石峡沟道内,山高坡陡,项目部进场时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根本无法通行。为快速全面展开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械20余台,历时10天打通了15公里的便道。由于地形限制,部分桩基施工机械无法就位,项目部就采用钻孔爆破方式修筑了大量的施工平台,采用人工挖孔方式,迅速完成了桩基施工任务。
办法总比困难多。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省交通集团人战胜了项目建设中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巨大挑战。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近年来,省市领导及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多次视察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协调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参建单位备受鼓舞,信心百倍。
同时,省交通集团负责人也多次到项目工地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省交通集团成立了延延、安平、西咸和黄延四个项目督导组,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督导和控制性工程目标考核。
他们关死后门,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季、月、旬、周,科学部署,合理调配施工力量,保证均衡生产。同时,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全面加快工程进度。此外,加大投入,大干快上。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和设备投入的监管,狠抓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投标合同和施工要求,检查落实人员、设备、材料、资金到位情况,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精细管理树起质量标杆
延延高速最东头,是长达1072米的黄河特大桥。越过大桥,就到了山西省的永和县。黄河特大桥是延延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晋陕两省间由我省修建的跨黄河第一高桥。
采访中,路基20标项目部书记林红武指着桥墩说:“在该桥的墩身施工中,我们根据钢筋模数、模板重量、爬升高度和一次浇筑数量等,确定每6米作为一个循环,分立定位角钢骨架、绑钢筋、立内膜和外膜、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板等五个步骤分开作业,工人只需掌握所负责的步骤技术安全要领即可。”这样几十个循环,高度统一,就像工厂模块一样生产。
在省交通集团高速建设工地,记者感受最多的是“五化”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严格落实,大到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驻地建设到精细化管理,小到料仓隔墙、钢筋加工场顶棚起拱的高度,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延延高速是全国‘五化’管理现场会以来,我省新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项目”,省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延延高速施工中,他们进一步提升管理,以更高的标准实施“五化”,以期为全国创出更多的经验。
在省交通集团的建设工地,各项管理以创建国优工程为目标,着力抓好“五化”管理,注重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确保工程施工一次成优。
走进正在建设的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二标段梁场,感觉就像走进了工厂。所有的通行便道,都进行了绿化。钢筋加工区的专用厂房,分为原材料存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等区域,每个功能区都设置了标示标牌,悬挂钢筋加工大样图。
据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结合施工需要,还配备了必要的移动钢筋棚,钢筋加工采用滚焊机、数控弯曲机、数控弯箍机等先进设备,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升了弱项指标合格率。
铺路时,由于几台摊铺机并行,中间会有接缝,这些接缝,对于路面质量并无影响。然而,在省交通集团人眼中,这些不美观的接缝,也成了他们要消除的“缺陷”。
今年9月份,已进入通车倒计时的西咸北环线工地建设正酣。在路面二标泾阳收费站1公里处,一台DT1800多功能摊铺机正在匀速推进。该台机器被誉为“变形金刚”,载满料重达50多吨,可根据现场情况一次摊铺成形从3米到18.5米的路面,为世界最宽的摊铺机。因为一次成形,比之双机或三机作业的摊铺机,它的平整度好、无接缝,还可以解决沥青混合料因拌合不匀而产生的离析现象。
正是因为独一无二的摊铺质量,省交通集团率先在西咸北环线二标使用这种机械,并大面积向全省的建设工地推广。中铁四局西咸北环线生产副经理杨玉培说,在西咸北环线使用的这种摊铺设备铺出的路面比之前更漂亮更美观!
在安平高速,项目建设管理处为了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总监办主要领导参加;定期对监理人员的履约和现场考勤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对监理施工日志、监理独立抽检资料进行检查和抽查。对项目从业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不称职监理人员坚决清退,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严肃问责。
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创造价值。省交通集团全体参建者正是以这样百倍的努力、智慧和心血,全面提升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树立起了独一无二的标杆。
绿色发展助推公路转型
近年来,省交通集团将实施绿色发展助推公路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的主攻方向。
他们首先将目光放在了建筑垃圾修路上。据相关资料反映,全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20亿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建筑垃圾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具体到我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建筑垃圾5亿多吨,每年新增6000万吨。仅西安市现有建筑垃圾就达3亿多吨,每年新增约4000万吨。
我省建筑垃圾除部分原料回收外,绝大多数未经加工处理,直接运至郊外露天堆放或简单填埋,资源化利用率不足2%,“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近年来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砂石等筑路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碎石、砂砾等地材短缺。
为此,省交通集团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安排部署下,积极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建筑垃圾修建高速公路的课题研究。由省交通集团建设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是我国首条大规模使用建筑垃圾的高速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建筑垃圾再利用、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大气污染防治等新技术应用,使该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环保示范工程。
西咸北环线项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都有哪些益处?西咸北环线项目管理处晒出“绿色账本”:节约燃煤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万立方米;恢复垃圾场占用土地3000亩,减少土地开挖面积1500余亩,光节约土地一项产生的经济效益近3亿元。
截至目前,随着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科研人员已完成所有子课题的初评、专家评审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建筑垃圾的“新生命”将从这条公路开始延续……
在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建设伊始,就明确了定位——走绿色环保节能发展之路。省交通集团坚持把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的“三低一高”思想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结合项目特点和地域条件,省交通集团确定了以降低公路建设使用能耗为目标,注重公路绿化与景观,加大生态环保措施,凸显项目特色亮点,推进工程建设和创新绿色公路建设同步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助推中国高速公路未来发展模式的突破和转型创新。
他们在路面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按设计配合比掺加4%粉煤灰,以减少基层裂缝;在路面上面层采用4厘米橡胶沥青混凝土,共消耗废旧橡胶粉约29043吨;全线石质隧道弃渣均利用填筑路基;针对隧道污水设置废水沉淀池72座及靠近Ⅱ类水体河流附近隧道施工增设5处蓄水池,以预防污水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运营后应用污水净化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在绿色能源应用类项目、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类项目、智慧公路项目、绿色服务区、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能力建设等6大类34个项目上开展绿色环保节能方面的实施工作,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节能减排、完善绿色环保体系建设、突破高速公路创新发展制约瓶颈等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促进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高度和谐。
安平高速建设沿线植被丰富,山水宜人、风景秀丽。在工程建设中,省交通集团紧紧围绕“绿色、环保、生态”的目标,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扰”生态。以弃土场整治、弃渣清理和河道清理为抓手,狠抓生态环保过程控制,严格执行环保工程“两个同步”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破坏和过程污染。在绿化实施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结合地质、地貌将客土喷播树种优化为刺槐等经济树种,种植树木面积10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9%。
“绿色之路”正随着省交通集团建成的高速路一米米向前延伸。在公路全生命周期内实施节能降碳、生态环保、循环利用技术,创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正为我省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同类环境建设绿色公路创造着宝贵的经验!
一路走来,硕果累累;一路走来,风光无限。如果公路是条腾飞的巨龙,公路人便是巨龙身上坚实的脊梁;如果公路是首动人的歌曲,公路人便是歌曲中跳动的音符。对于省交通集团来说,“十二五”末不仅仅是征程上的节点,更是新的起点。怀揣为民开路献大爱的崇高理念,承载着陕西走向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他们将以辛勤汗水为墨,以履职尽责为笔,继续在长长的高速路上,书写着三秦大地新的精品之路、富裕之路、绿色之路。
展望“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省交通集团上下将继续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做提升发展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排头兵,在我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设征程中再立新功!为加快推进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