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报告显示:每日18点全国就数广州最堵
2015-09-22
[摘要]广州晚高峰的18∶00是全国最堵时刻,平均开车一小时走不到7公里。
南都讯记者魏凯高德地图昨日发布的第二季度全国各大城市交通报告显示,和一季度相比,广州交通拥堵情况正在恶化,且恶化的速度排名全国第一,广州晚高峰的18∶00是全国最堵时刻,拥堵延时指数高达2.48(瘫痪状态),比堵城北京还要拥堵12.7%,平均开车一小时走不到7公里。
全天拥堵程度广州排全国第三
高德地图的报告显示,二季度北京拥堵排名依然位列第一。高峰拥堵延时指数2.10,意味着高峰出行是畅通下花费时间的2.1倍,也就是说平均每出行1小时,就会严重堵车近32分钟,广州则排第三,列北京和杭州之后,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99,高峰出行是畅通下花费时间的1.99倍。
从全国看,最堵五大城市北京、杭州、广州、济南、大连里,高峰平均拥堵和严重拥堵的里程占比25%左右,意味着每出行10公里,有2.5公里是拥堵和严重拥堵状态,其驾车速度相当于人的跑步和步行。
高峰期每小时有30分钟在塞车
报告提出,环比上季度,全国45城市拥堵程度呈全线加重趋势,尤其南方城市加重最为严重。拥堵加重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深圳、成都,其中广州拥堵暴增,环比上季指数上升19.9%。
市民大量出行时间浪费在路上,时间成本明显上升,这些时间如果用当地的平均工资来换算,其拥堵成本是十分可观的。
报告的数据显示,交通高峰时段在广州出行,每小时有30分钟被堵在路上,以广州市人社局公布的月平均工资6187元计算,折合成每小时工资约为35元,换句话说,高峰时段堵车被耽误的30分钟,相当于给每个上班族造成了17.5元的经济损失。
如果考虑到全体出行人群,其总体的时间成本是巨大。交通拥堵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加重了公众大量的出行经济成本,对政府来讲治理拥堵刻不容缓。
工业大道北、东风西路因塞车上榜
广州晚高峰的18时是全国最堵时刻,拥堵延时指数高达2.48(瘫痪状态),比堵城北京还要拥堵12.7%。这意味着,在广州晚上18-19时出门需花费畅通状态下2.48倍的时间;平均驾车1小时约移动不到7公里,驾车半小时走不出天河北,仅相当于人跑步的速度。接近瘫痪状态的晚高峰,荣登下班回家最艰辛之城,堵到不想出门。
具体路段方面,北京的西二环路为二季度全国拥堵最严重的一条道路,严重拥堵时长达702小时,也就是说每天都有将近8小时处于严重拥堵。广州工业大道北则位列全国最堵道路第二名,二季度严重拥堵时长700小时,每天有近8小时严重拥堵。
二季度夜间最塞车的道路排名中,北京工人体育场北路为夜间拥堵时间最长的道路,季度累计拥堵162小时,广州的东风西路以44小时排名全国第四。
部分公交用户选择专车快车出行
报告分析了国内各大城市拥堵加剧的原因,指堵车恶化来源于影响全局的宏观因素,而不是某个特定城市的特定事件导致的(比如修路、大型活动等),具体因素可能包括汽车保有量每月间持续低速增长、二季度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大部分城市降雨频繁,尤其台风降雨天气,严重影响道路交通。
报告尤其提出,互联网专车、快车的普及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增加存量车的周转率,形成增量的出行需求(部分公交用户转而选择专车快车出行)。
具体到广州,和2014年二季度相比,2015年二季度广州周平均拥堵延时指数上升35%,2014年8月专车出现,2015年2月互联网拼车出现之后,拥堵指数都有明显增加。不独广州,北京等地在专车和快车出现之后拥堵指数同样有明显的上升。二季度广州工作日有32天处于阴雨天气,占二季度总工作日的56%,相比晴好天气,暴雨天气拥堵加重11%,意味着30分钟的车程需要行驶64分钟。
[部门行动]
应对堵车上半年广州做了这些事
对于高德地图展示的广州交通拥堵恶化数据,昨日市交委并未正面回应,不过第二季度广州发布的周度交通拥堵监测报告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高德的结论。
例如,市交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连场大雨影响,5月份第一周的广州市交通拥堵指数大幅上涨,工作日日均拥堵指数为6.50(中度拥堵),环比上升11.46%。其中,早高峰拥堵指数为4.83(轻度拥堵),环比上升14.45%;晚高峰拥堵指数为8.16(严重拥堵),环比上升9.85%。
就第二季度整体情况而言,广州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运行的平均车速约为30公里/小时,早晚高峰时段分别为29、25公里/小时,都比去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率在2.8%到4.57%之间。
不过,针对交通拥堵,今年上半年广州也采取一些治堵措施。例如,今年广州新建公交专用道50公里,优化新增公交线路50条,试点了定制公交服务。修路方面,今年建成开通广佛线西朗至燕岗段,实施12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工程,推进公共自行车项目提升推广工作等。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