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年塌陷怎么办:四天发生三起塌陷事故
2015-09-21
海口市海秀西路18日晚发生路面塌陷事故,先后有三辆公交车路过此路段时陷入坑中,未有人员受伤。这是该市自15日起四天内由于连降暴雨而引发的第三起路面塌陷事故。
据介绍,18日晚6时许,海口市海秀西路海秀桥路段发生路面坍塌事故,共有三处塌陷形成,每个坑大约30厘米深,60厘米宽,现场已设置路障提示过往车辆。
据现场执勤的协警介绍,当天下午6点许,当一辆公交车和一辆大巴车路过海秀桥路段时,发生路面坍陷,两辆车都被卡在坑里,清障车赶到后才将大车脱离。
当时现场已设置路障提示,并保留一个车道通行,但随后的1路公交车路过时又被卡在塌陷的坑中。晚上8点30分,清障车再次到此路段救援。
据交警介绍,发生塌陷的路段原为非机动车道,因海秀快速路施工暂时用作机动车道,近日由于连日降雨造成路面松软,造成事故。
由于连日降雨,海口市近日发生多起塌陷事故。15日晚,海南华侨中学篮球场边的地面出现了一个长约8米,宽约5米,深约5米的深坑。
经勘查确认,是因地表下废弃防空洞受暴雨侵袭造成的塌陷。16日上午,该市金盘广场北侧的停车位发生塌方,造成两辆汽车坠下,一辆悬挂在塌方边缘。所幸两起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对附近地区供水供电造成短时影响。
针对路面塌陷产生的原因,通过综合分析塌陷区域的分布位置和规模范围,从安全、经济、施工难易程度出发,本着“彻底治理、安全稳定进行综合治理”的理念,确保该段道路的安全畅通。塌陷主要存在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目前部分塌陷的路面已挖开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发现空洞后继续向下和向四周开挖,再未发现漏斗型的空洞。从而排除了地下管道内水上返搬运土体形成空洞的可能性。鉴于路基空洞位置较浅,主要采取开挖后进行修复,同时加强治水措施,疏导和完善排水系统。
一、局部塌陷路面处理方法
1)拆除塌陷区域的路面、基层,自原路床顶面向下挖80cm后,若土质坚硬停止下挖,若土质仍湿软,继续向下开挖至坚实土层,同时通知技术人员。
2)遇检查井时,检查井周边1m范围内,挖至路床顶面以下1.2米处。
3)回填之前必须通知技术、质检人员到现场查看并同意回填后,方可进行回填。
4)回填均采用二八灰土进行回填,每层虚填厚度不大于25cm。夯实至设计灰土顶面标高后,检测压实度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5)原设计中的水稳基层采用C25混凝土代替。
6)待混凝土养生完毕,恢复沥青混凝土面层。
二、站前路大面积路面整体塌陷处理方法
因污水管道与下游未接通,K0+250-K0+360段污水管道及井室内长期存水,为保证后期路面无塌陷、下沉,将此段整体开挖对雨水口、雨水检查井进行加强处理。
1)分井段对塌陷路面进行处理,避免大面积开挖后雨水泡槽。
2)拆除污水井两井间路缘石,路面及道路基层,拆除雨水口、雨水支管,开挖至雨、污水管管底原状土。
3)将挖出的含水量过大的土体外弃,将含水量适中的土体掺和白灰现场拌合,随挖随拌合。
4)挖至管底原状土后,经质检、技术人员检测合格后进行回填。
5)回填均采用二八灰土进行回填,每层虚填厚度不大于25cm。夯实至设计灰土顶面标高后,检测压实度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6)路床以上结构层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7)待水稳基层养生完毕,恢复沥青混凝土面层。
8)在修复过程中,雨水口和雨水支管需重新砌筑和安装,严格安装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雨水支管按要求进行360度C25混凝土包封。同时雨水管与雨水口、检查井相接处要做好防水,防止雨水通过此处渗入路基。
9)在修复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安装立缘石、平石,保证立缘石间、平石间、平石与立缘石间砂浆饱满且强度符合规范要求,不被雨水冲刷造成空洞。
三、学苑路路面整体塌陷的处理方法
1)利用相关仪器,先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体进行检测,如土体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采用铣刨机将沥青面层处理掉一层后,根据设计标高重新摊铺沥青面层。
2)经检测,路面结构层以下土体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仍继续下沉的,采用站前路大面积路面整体塌陷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四、人行道及路缘石的处理方法
1)严格对人行道路面、人行道砖与树池挡板、人行道砖与立缘石相接处进行检查,若人行道砖、树池挡板、立缘石底部有空洞的进行标注并记录,然后空洞部位的砖拆除,修复空洞后重新安装。然后采用细砂掺10%水泥填充人行道砖与砖之间,砖与树池挡板、立缘石间的缝隙,保证其密实。
2)道路沿线所有立缘石间存在缝隙的,均采用勾缝砂浆掺胶进行勾缝,必须保证勾缝饱满防止雨水冲刷;所有平缘石间、平缘石与立缘石间的缝隙均采用砂浆掺防水粉进行勾缝,并砂浆饱满不被雨水冲刷形成空洞。
3)根据现场情况,对中间隔离带的立缘石由于后戗砼的缺陷,造成雨水从立缘石后渗入路基。对此段路缘石的后戗砼进行修补,凿除原有后戗砼,增加后戗砼深度至立缘石底面以下20cm,从而起到阻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