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杭州出租车改革:抓住服务命门才能赢回乘客
2015-09-16
月份子钱少400块,清理产权关系不清的车辆……杭州打算为出租车行业减负了。
在过去,出租车行业的核心赢利点在于运营牌照的垄断,而非优质服务。在一个城市打车需求饱和,而载客车辆又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出租车公司还是司机,都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
然而,这种动动方向盘就把钱揣进荷包的状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一下子就变了。乘客在手机上点点戳戳,瞬间可以联动众多车辆,“打的”车难叫、脸难看的短板兀然凸显,被挤到崩溃边缘在情理之中。
应该说,此次改革是在各类打车软件方兴未艾,各种乘车形式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传统出租车行业进行的一次自我革新。在“互联网+”时代,交通资源供给的不断丰富带来了出行体验的明显改善。以往旧有的出租车运行模式,由于供求关系失衡、服务水平不高,加之互动性差、个性化弱,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趋多元的需要,改变迫在眉睫。
如果此次杭州的出租车改革真能够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消费者必定点赞。其实,无论是出租车也好,专车、快车、顺风车也罢,对于乘客而言,当然是选择越多越靠谱、越便利。任何出行模式的变革,都应该以改善使用体验、降低使用难度和成本为目标,以此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地位,在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
优胜劣汰,市场法则。出租车行业要继续生存,必须明确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原则,认真检视自我,既要发挥责任主体明晰、驾驶员专业水平较高、乘客人身和信息安全相对有保障的优势,又要吸纳网络专车服务层级多样、盈利模式灵活的特点,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效率,便利乘客出行。
杭州改革还明确出租车领域应逐步放开总量和价格的政府管控,这意味着未来传统出租车行业将逐步向市场自主调节过渡,在出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要让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其他城市而言,此种思路是否值得借鉴和学习呢?
《人民日报》(2015年09月16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