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农村公路屡次获奖的三大秘密
2015-09-10
3年砥砺前行,广安交通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平均每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近1000公里,2012-2014年连续2年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交通项目评比第一。
“以‘李冰杯’创建为载体,我们强力推进农村交通建设,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冲刺第一,未来我们将全面对照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瞄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好扶贫攻坚战,使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真正实现内联外畅、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安全便捷。”广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明说。
为什么能建得那么快?
资金保障机制护航
广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曾祖军表示,近3年广安农村公路发展迅猛,平均每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近1000公里,今年总里程更是首次超过1万公里,农村客运班线实现乡镇全覆盖,多项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为何建得这么快?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关键。广安地方财力并不雄厚,但地方政府在支持农村公路等民生工程上不遗余力。王晓明透露,除了采取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新农村建设、小农水、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上级补助资金的乘数效应之外,广安采用一事一议、以劳折资等办法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利用个人捐资建路等最广泛的社会资源。
仅2013年以来,广安争取到位中央、省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近7.3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432.97公里,完成投资35.5亿元。
8月22日,广安市交通运输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安市分行、广安市交通投资建设开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将有100亿元的意向资金投入广安涉农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农村公路更多是公益性的,以往主要靠政府投入,这次农发行参与进来,不仅作出了示范走在全省前列,更为广安农村公路新一轮腾飞奠定了基矗”广安市市长罗增斌说。
为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广安市政府调整完善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挂帅,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交通运输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年成立了广安市交通投资建设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重要县乡道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任务。
农村公路能带来什么?
服务当地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9月,广安区龙安乡,沿着大云山农村公路向山上走,当地特色农产品龙安柚正在挂果,即将迎来成熟季节,路两旁蜜桃、黄花梨、秋葵等种植基地也应接不暇。“去年开始我们对水泥路进行黑化,今年5月份正式完工,加了一层沥青混凝土,道路就从之前的刚性路面变为现在的软性路面,噪音小,灰尘小,行车舒适性高,方便特色农产品运进运出。”随行的广安区交通运输局纪委书记张勇说。
农村公路已经成为广安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的“快捷通道”。大云山下的勇敢村,革新二组的杨盛荣正在帮助朋友弄盖新房,这位上世纪70年代就在外打工的农民如今在家养了5000多只鸡,还包了1个鱼塘,每年产鱼3000多斤,年收入10万元以上,“以前出门打工就羡慕外面大城市四通八达的道路,现在道路也通到家门口,农村道路和广东相差无几了。”
“道路好了,我们引进了一家龙安柚深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上千万吨,目前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前能首期投运。”龙安乡人大主席谭克诚说。
产业跟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2014年广安提出打造“一个大环线”、“一个单元”、“一条连接线”,创全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样板,广安农村公路紧紧围绕“111”工程、扶贫攻坚、幸福美丽新村等中心工作不断延伸。
建好后如何维护得好?
建管并重探索创新管养机制
9月4日,驱车行进在武胜金牛镇辛寨村的村级公路上,3公里长的水泥公路路面整洁、排水沟通畅。自去年该村硬化了10多年前修起的公路后,唐万民等2名村民主动要求,长期义务为公路保洁;每月1次的村党员活动日都能吸引10来名党员自觉携带锄头、铁铲、垃圾筐等工具,对公路进行一次“大扫除”,该村采取村民自治方式,订立了“谁破坏,谁维修”等村规民约。
发动村民义务管护公路只是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侧面。广安坚持建设与管养并重,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的“广安样本”。
养护的好处显而易见。王晓明表示,新修1条四级农村公路每公里平均造价约60万元,养护平均每公里每年仅需3000元左右。养护得好,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可从3-5年延长至10年左右。
以前,广安农村公路养护一直是县道县养、乡道乡(镇)养、村道村养,受制于各区(市、县)财力,养护经费难落实,管理养护力量缺乏,大都处于“失管失养”状态,村道尤其明显。
2014年2月,广安市政府出台了《广安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县乡道日常养护经费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道日常养护按不低于1500元/公里每年的标准给予补助。
这促使广安农村公路建管养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发展。据悉,办法出台后,广安市县乡道列养实现全覆盖,目前村道列养率由61%上升到90%。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