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横跨黄河第一高桥——延延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成功合龙
2015-09-10
一桥跨陕晋,天堑变通途。9月7日,距河面高达150多米的延安至延川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次边跨成功合龙。自此,延延高速公路路基桥隧工程全线贯通,位于黄河两岸陕西延川和山西永和居民千百年来“隔河相望”的历史宣告结束。
老区盼来巨龙腾
延延高速公路是陕西拾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7条横向线之一,也是国高网长治至延安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路线在延安市安塞县马家沟与包茂高速公路相接,经冯庄、姚店、甘谷驿、嵩岔峪、禹居、文安驿、延川、王家河、于刘家畔附近设特大桥跨越黄河,止于黄河东岸山西境内的直里地,与山西省规划建设的霍州至永和高速公路相连。全线按照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隧比例达43.98%。延延高速公路对于晋陕两地、尤其是延安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河特大桥全长1072米,为六跨连续刚构桥,集深水、高墩、大跨为一体,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大桥最高墩柱高141米,为目前陕西省境内墩柱最高的黄河大桥。
之前从陕西延川到山西永和,要经过1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从红军东征走过的延水关大桥渡过黄河。盘山路上下重叠,达四层之多,路况好时要走五个多小时,遇到恶劣天气,交通时常中断达半月之久。大桥建成后,陕北和晋中之间往来更加便捷,两地之间仅有五十分钟车程。
建设者不畏筑路难
项目沿线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交通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资源严重匮乏,自然灾害频发,施工条件异常艰苦,重重困难让施工人员饱尝艰辛。
交通不便始终是困扰施工的一大难题。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经理部进场之初,施工人员要到对岸山西境内勘察工地,只能从延水关绕道30多公里。由于运输船载重量不足,打桩机械重量体积较大,作业队将两艘船并排捆绑在一起才将机械设备运送过河。
距离项目最近的加油站到现场7公里行程之间,就有12个“S”形弯道,最陡处的坡度达70度,山石滚落和坍方频发,被当地百姓称作“鬼门关”,让很多运送物资的司机望而生畏。由于道路承载能力所限,大小龙门吊运送到加油站后,要全部拆卸分解成小块后,蚂蚁搬家式的运到工地。
“这里经常刮大风,风大的时候,墩身顶部的摇摆幅度会有20多厘米,141米的高度,相当于50层的高楼在晃动。”项目经理卢兴墨告诉笔者。在高墩上作业,建设者们要用巨大的勇气去克服内心的恐惧。为了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更加安全地上下作业,项目部在墩身上安装了电梯。每次上墩身作业,都要提前半小时启动电梯并来回升降多次,确保万无一失。
此外,征地拆迁、建设用电、炸药申领、便桥修建、自然灾害等难题,都在延延管理处和参建单位的努力下迎刃而解。
精细管理创佳绩
在大桥的建设中,延延管理处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五化”管理要求,成立工作组并委派专人负责,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工程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薄壁空心墩施工中,利用蒸汽锅炉、高压水泵、加压设备、喷淋管等材料设备,对墩身进行养护,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主墩桩基施工中,采用回填片石、粘土、锯沫、膨润土等混合物后反复冲孔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涌水、孔底漏浆等技术难题。大体积承台砼浇筑过程中,通过优化砼配合比、“内降外保”法养护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冬季大体积砼浇筑过程中水化热的影响。采用智能张拉、智能大循环压浆系统,避免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效确保了主桥预应力施工质量。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加强日常教育的同时,在施工便道上筑起挡土墙防止山体滑坡,施工现场每隔10米就放置救生圈和救生衣。设置全覆盖无死角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对安全、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施工单位成功推行液压自爬模工艺进行墩柱施工,将每模高度从4.5米提升到6米。内外模板采用钢木组合结构,有效减轻了模板自重,提高了工作效率,创下了一个月浇筑36米的记录。技术人员撰写的《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中墩身竖直度及外观质量控制》荣获2014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
为了确保黄河特大桥工程安全优质建成,延延管理处多次组织召开评审会,对施工组织设计、孔桩施工、大体积承台砼浇筑、上部悬浇合龙施工工艺等进行多次论证、改进和优化,跟踪进行有关数据监控量测。大桥成功合龙后,延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这一硬骨头终于被“啃”下,为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矗
目前,黄河特大桥正在进行桥面铺装施工,预计10月底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