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口集装箱海上快线启航
2015-09-10
8月16日,全国四大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厦蓉欧”)班列从海沧自贸园区驶出;9月7日下午,福建自贸试验区首条闽琼海上快线——厦门—海口集装箱班轮快线从海沧自贸园区启航。“陆丝”与“海丝”在厦门海沧交汇,推动海沧加速“创造一流国际营商好环境,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
海南特色产品三天可抵厦门
9月7日下午,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沧自贸园区新海达码头,人头攒动。随着汽笛轰鸣,厦门港务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的“拓远”船,载着300多个标箱的日用品、建材、粮食、食品等缓缓启航,开启了厦门至海口的首航。据了解,该航班将于12日返航,预计15日回到厦门。
“12日,在海南海口港,厦门—海口海上快线将举行返航仪式,15日‘拓远’船将带回海南的特色产品,如白糖、橡胶、矿土、饮料以及椰子、香蕉等。”针对市民广泛关注的“返程客”这一问题,厦门港务海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欢明如是介绍。
担任首航的“拓远”船,为厦门港务海运有限公司自有船舶,船长124米,型宽17.6米,型深8.3米,载货量近8000吨,集装箱装载量480标箱,货舱数4个,冷藏插座20个,可以进行冷藏保鲜,便于运输蔬菜水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添亮点
海南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海运是该省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占总量99.7%的货物进出岛通过海运。海口港也是中国沿海区域性主枢纽港和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与厦门港同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厦门—海口海上快线的开通,对于海口与厦门两地人民来说,无疑是双赢之举。用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林毅的话来说,“期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今天终于实现了”。
据林毅介绍,该航线的开通,相比陆运不仅节约时间成本,大大减少物品损耗,还可降低运输成本,保守估计至少可减少15%—20%。
林毅举了个例子,海南一年饲料缺口200万吨,粮食缺口接近200万吨。以前主要绕道广州中转,不仅费时,而且成本也较高。现在通过厦门—海口海上快线这一新通道,省时省钱。
事实上,除了内贸的便利,海南的外贸同样大为受益。海南此前出口到东北亚的货物,大都经过香港甚至绕道广州中转。此航线开通后,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时省力省钱。
厦门现在主要是以外贸为主,通过这条海上快线,内贸的货物可以从这走,有力地拉动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进一步增强港口的竞争力。
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鼎瑜看来,这一海上快线的开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亮点,它至少有这样几方面意义: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枢纽港的厦门港,至此完成了“北上南下”的全面布局——东北下来的船只,以往返回多是空箱,现在返程可运载海南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形成“平衡运输”良好局面;海南对台湾、日韩等地及美国的贸易,由此通过厦门中转,将使得厦门作为东南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海沧临港产业将加速发展
据了解,厦门—海口海上快线刚开始每周一班,一年预计可给海沧港带来15万—20万标箱的集装箱量。随着货量的增加,该航线将逐渐加密,实现天天班,这样一年可为海沧港增加100万标箱的吞吐量,海沧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的地位将进一步彰显。
随着自贸试验区的挂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地位更加凸显。今年1月至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4929.73万吨,增长19.2%;集装箱吞吐量342.04万标箱,增长44.8%,都远远超过全国港口平均水平。
根据预测,海沧港区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600万标箱,增长23%,占厦门全港的总量将从两年前的4成增长到6成以上,成为厦门港集装箱核心港区。根据规划,2020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达到1300万标箱,海沧港区将承担主要任务。
海沧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提速,临港产业持续壮大,IOI棕榈油项目加快建设,瑞声科技、贝姆勒、海魁集团、佳格葵花籽等4大项目加快落户,总投资约20亿元;截至8月底,海沧自贸园区注册企业突破1000家,注册资金150亿多元。
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沧将立足港口这一最大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实现区内区外联动,以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为目标,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建设为抓手,促进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做强燕窝、糖类、酒类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进一步繁荣临港产业,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市场化。
(杨继祥林岑黄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