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推进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
2015-09-07
住房城乡建设部新闻办公室
2015.9.6
9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媒体通气会,城建司刘贺明同志介绍了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开展情况和2015年部署情况,并针对如何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发展进行了阐述。
一、2014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开展情况
截至2014年9月,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八届,全国共有171个城市和县承诺开展此项活动,涉及超过2亿的城区人口。2014年新增17个签署无车日活动承诺书的城市和县。另有南充市、柳州市、九江市等6个城市虽然没有签署承诺书,但仍然主动开展了无车日活动。这些城市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以实际行动减少小汽车出行。
实施促进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措施是开展无车日活动的承诺之一。北京、上海、杭州、大连等城市纷纷通过优化公交线网、增设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公交枢纽、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等方式,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烟台、潍坊、黄山等城市通过新建步行和自行车专用道、新设立步行街区、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等措施推进绿色交通建设。重庆市评选出首届10条最美步道,并编制发行最美步道地图,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各地以无车日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广绿色交通政策和长效措施,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部署情况
2015年8月4日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城[2015]113号),对无车日活动做出了具体部署,正式启动了今年无车日活动的相关工作。2015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选择·改变·融合”,强调多种交通方式建设的必要性,方便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方式,改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并将绿色出行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例如每天的公共交通通勤可以被看作是获得每日头条新闻消息的机会;骑车可以被视为移动的健身房,可以在途中锻炼等,通过选择、改变、融合,可以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有意义。
各地要按照《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要求,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为绿色出行创造条件,包括加强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绿色交通体验,开展系列交通整治行动等,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三、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包含步行、非机动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城市道路空间有限,必须统筹兼顾。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在政策制定、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视小汽车交通,忽视步行与非机动车交通的倾向。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明确提出城市交通要树立行人优先的理念,要求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加强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城市必须发展多种交通方式。
多种交通方式体系的构建必须改变以小汽车为主导的规划建设管理导向,更重视公平与可持续的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一是确保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路权不受机动车的侵占。困扰广大行人和骑车人的最主要问题是他们的路权受到机动车的侵占而得不到保障。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出行环境,让中、短距离出行的人们更方便地采用绿色出行方式。二是为公共交通创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服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或改善应以大多数人的便利出行为出发点,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车站设置,促进人口、工作岗位围绕公共交通站点集聚。同时,增加公交专用车道,扩大公交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提升车辆、调度等装备水平,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等。三是以资源环境约束促进小汽车出行回归理性。加强公共停车场价格管理,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小汽车的合理使用。四是强化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整合。倡导公共汽车、轨道交通车站设施与步行、自行车交通进行整体设计,保证各种交通方式相互间顺畅衔接。同时,改善换乘设施,促进外围地区人员换乘公共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减少小汽车在中心区的使用强度。最后,推进多种交通方式实时信息、在线工具建设,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方便各种交通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本文来源:住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