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开放交流的天津人-搭沟通桥梁迎机遇挑战
2015-08-28 










渤海早报记者于强

作为界于红色与黄色之间的混合色,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也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而用橙色来概括天津人开放交流的一面,则再恰当不过。

在近代,天津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开放交流程度即引领全国。当前,天津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五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大有可为。在此大背景下,开放交流的天津人越来越多。

吕彪:穿梭于京津双城的网站编辑

2008年8月1日,随着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相距120公里的北京和天津这两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时空距离被拉近到只有半小时。当时,很多人也许想不到,未来会搭乘飞驰在这条铁路上的列车,每天去“隔壁”城市上班。这些人中,就包括吕彪。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火车,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我正上大三,还专门买票去体验了一下首发车。”吕彪告诉记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作为兴趣体验的这条线路,后来会成为他每天上下班的“公交线”。

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原来在天津分公司做网站编辑的他,于去年10月被调到北京工作。“怎么说呢,因为我们网站的总部就在北京,在那里能够接触更多的同事,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没有任何犹豫就去了。”

去北京上班,首先就得考虑租房。可一开始,吕彪并没有租房,而是选择坐城际列车每天往返京津上下班。“当时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公司在中关村附近,在那儿要想租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一个月怎么也得三四千元,而且找房子还特别麻烦。”

吕彪说,当时他算了一笔账。“其实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一天往返的费用包括北京地铁10元,京津城际列车票109元,天津地铁6元,一共125元,按一个月22天工作日,每个月花费2750元,和租房差不多,甚至比好点的房子还便宜。”

就这样,吕彪每天一早从长虹公园地铁站附近的家出发,坐地铁2号线到达天津站,然后坐城际到达北京南站,再转地铁4号线到达中关村,“单程耗时两个小时多点儿。”吕彪说,当时他把自己的京津通勤日记放到微博上后,曾获得上千万的点击量。

不过,在坚持了两个月后的去年12月,吕彪最终还是决定租房。“主要感觉时间都花在路上了,就像失去了自由,时间长了很难受。”于是,吕彪与朋友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房租平摊,每月3000元。“这样每天下班后,还能跟朋友聚聚餐或看看演出什么的,生活感觉更充实一些。”

租房后,周末只要没事,吕彪还是会乘坐京津城际回家。对于未来,吕彪说他没想太多,“先好好工作吧,尽到咱天津人的本分。”

荆娇:每天坐城际上下班的年轻妈妈

荆娇的双城生活是从今年元旦后开始的,她也是每天坐京津城际上下班。让人佩服的是她的勇气,因为当做出去北京上班的决定时,她已是一位5岁宝宝的妈妈。

2008年硕士毕业后,荆娇就来到了天津的一家媒体上班,工作对她来说相对轻松。“后来很快就成了家,也有了宝宝,当时还真没想到后来会到北京上班。”

“可能是因为我天生有一股闯劲吧。”当被问到为何迈出这一步时,荆娇说。“我本科是在云南上的,硕士研究生又跑到了厦门。正是求学的这段经历,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喜欢,距离都不是问题。”

上班后,因为工作的原因,荆娇会经常去北京,对北京这座城市也因此渐渐熟悉。“北京离天津太近了,而且交通十分便捷,有时候从天津到北京的某一个地方比从北京过去还近。”

性格决定命运。促使荆娇做出去北京上班决定的,正是她喜欢挑战、敢拼敢闯的性格。作为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荆娇在原来的单位一干就是6年,虽然已经升了职,但对她来说这份工作已经失去了挑战性。

一个偶然的机会,荆娇看到了如今所在公司的招聘信息。“这是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在线教育企业,职位是媒介方面。”荆娇说,她认为在线教育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1本着敢闯的性格,荆娇第一时间就去面了试,并且很快收到了应聘成功的消息。

对于宝宝才5岁的荆娇来说,抛开天津舒适的工作选择去北京上班,而且是每天坐城际往返,的确让人钦佩。“我家住北辰刘园地铁站附近,每天5时30分起床,6时出门,通常开车去武清站坐6时48分的C2202次城际列车,7时12分到达北京南站后转乘地铁4号线,8时左右就到单位了。”同样,下班到家也得花差不多两个小时。

“每天往返的路途虽然很辛苦,但为了能看到宝宝一天天成长,我感觉还是值得的。”荆娇说。

翟启禄:痴迷各种极限运动的挑战者

说起高空跳散潜水、帆船、摩托艇等极限运动,您可能并不感觉陌生,但真正参与或体验过的人寥寥无几。而在本市滨海新区,有一家天海风水上休闲运动俱乐部,其创始人翟启禄就是一位痴迷于各种极限运动的挑战者。

“俱乐部是2006年成立的,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这么多的极限运动。”翟启禄说,他最开始接触的极限运动是滑水,此后的帆船、帆板、皮划艇、摩托艇、单板滑雪、滑翔散水上飞行器等,他都“来者不拒。”

1971年出生的翟启禄,虽然在33岁才开始接触极限运动,但其运动水平进步神速,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还是有一点天赋的。”随着业余水平逐渐上升到专业水平,翟启禄开始报名参加一些国内外的极限运动比赛,并取得了不俗成绩。

自2007年先后取得男子尾波滑水全国初级组比赛的第三名和冠军后,翟启禄开始参加职业选手的比赛,并先后获得2008年全国滑水锦标赛成年尾波团体赛冠军、2010年全国滑水锦标赛第六名等优异成绩。2011年,他还获得世界滑水联合会颁发的国际滑水员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0日,翟启禄跟俱乐部两位有丰富水上运动经验的同事,受著名航海家翟墨邀请,参加了由福建东南卫视联合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主办,渤海早报参与协办的“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大型航海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

“能亲自触摸和体验海上丝绸之路这段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中华魅力之路,我感到三生有幸。因此,当接到翟墨的邀请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翟启禄说,他们是以翟墨领航的“东南卫视号”无动力帆船上的三名水手身份参与活动的,虽然因为工作等原因,他们4月27日就从三亚提前下船,但8天的航行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也让他们结识了众多的“海丝”兄弟。

“远航也是极限运动的一种,需要勇气和一颗能耐住寂寞的心。”翟启禄说,极限运动与危险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只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希望更多的人爱上极限运动,挑战自我。”本文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