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海绵宝宝”来袭济南多条“海绵主题”道路年底前建成
2015-08-18
舜网讯
济南“海绵城市”建设正在进行,在建的道路工程也融入海绵概念,以往硬生生的道路如何变身“会呼吸的海绵”8月17日,记者再次探访正在施工的二环南路、旅游路西段等道路工程,看一大波“海绵宝宝”如何将道路变成“海绵主题”道路。
据悉,二环南路工程设计中就融入“海绵城市”概念,目前已完成山谷蓄水坝的坝体建设、英雄山路至搬倒井段门洞式路缘石安装,具备条件的路段透水人行道已经铺设完成,中央下沉式绿化带已经种植完成14308立方米,完成5成以上。
目前,下沉式机非隔离带、下沉式树池带等试验段已完成,待具备条件后根据季节情况将进行苗木种植。12月底前,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将与道路工程同步全面完成。
而在1770米的旅游路西段建设工程中,就有1370米的路段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该路段为历阳大街至舜风苑小区。目前,旅游路西段应季苗木已基本栽植完毕,海绵城市体系渐成,下一步将加快道路两侧人行道施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9月中旬完成该段各项施工任务,放行交通。
这些细节带你认识济南道路上那些有趣的“海绵宝宝”们:
下沉式绿化带:功能最全最强大的“海绵宝宝”
“门洞岩石收水快,石笼渗滤水质好,下凹绿地蓄水多,溢流井口进水道”,没错,这就是我,“海绵宝宝”里的老大哥,基本上有条件的路段,我就可以生存。现在在建的二环南路、旅游路西段、舜世路二期(南段)、凤凰路路段,以及已经完工通行的旅游路东段等,都有我的身影。
我集合了“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快车道里的雨水进入绿化带,绿化带水量大于蓄水深度时,再通过溢流井进入排水系统。怎么样是不是功能很强大
下沉式绿化带
收水箱:肚子最大的“海绵宝宝”喝雨水很有量
“我叫收水箱,我有大肚量,雨天水喝饱,晴天灌溉好。”我就是那个最有肚量的“海绵宝宝”。你在二环南路高架桥下面看到两个蓝色的大箱体相连,没错,那就是我。
当高架桥面的雨水经过净化后,就进入我的箱体内,后期用于绿化灌溉。当我的肚子“喝饱喝满”雨水后,我就得把这些雨水“吐”出来,经过上面的溢流口,把雨水“吐”到中央绿化带。
这样,每次下雨高架桥路面上的雨水就不会白白流走,而是经过我的肚子,收集起来,用于灌溉下面的绿化带啦。
收水箱
透水人行道:最喜欢喝水的“海绵宝宝”
在旅游路西段,从外表你可能看不出我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可是最能喝的“海绵宝宝”,只要有雨水下来,我的神奇之处就显现出来了。以往下雨雨水都会顺着人行道白白流走,现在,我的材质被换成了能够透水的材质,这造就了我惊人的吸水下渗能力,半桶水,只需要不到半分钟,就能被我喝下。
在旅游路东段、旅游路西段等海绵城市建设试验段,都有我的身影哦。我可以使道路在雨天迅速排出路表积水,提高行车安全性。还能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降低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你要是感兴趣,在下雨天,可以来感受下,看看我喝水的肚量到底有多大。
透水人行道
透水花坛:最美的“海绵宝宝”
我住在卧虎山下雨水沟上,可谓依山傍水,配着我华丽的外衣“文化石”和我家的哗哗草地,也算的上是一大美景了。
我现在在旅游路西段安了家,主要收集山体流下的雨水,雨水通过花草的净化自然下渗,我喝饱后透过溢流口进入雨水沟。我个子不高仅有50厘米,还能作为小长椅使用,走路累了,就坐下来小歇片刻吧。
透水花坛
石笼、渗水过滤井:设计最用心的“海绵宝宝”
下水道过滤井大家都不陌生,每次下雨,雨水都要通过过滤井流入排水道。但我和以前的过滤井不太一样,在设计上,稍微花了点心思,我就成了能渗水、能净化的海绵。
我不光有个能渗水的镂空盖子,还有个封闭式的盖子,当下雨雨量不大时,封闭式的盖子就盖上,雨水就通过路旁的立岩石,流到路两侧的绿化带里,当雨量变大时,封闭式的盖子就可以打开,雨水排到下面,流到排水沟里收集起来。
渗水过滤井
作者:周霞本文来源: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