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今起将被限制坐高铁
2015-07-22
本报讯
(记者刘栋)从今天起,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增加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内容与力度。该司法解释将于7月22日起实行。
此次出台的《关于修改的决定》,明确将信用惩戒的范围拓宽至限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并规定对失信被执行人应当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同时增加限制消费措施的内容与力度。据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决定还加大了对单位被执行人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限制力度,单位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明确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四类责任人员实施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行为。
最高法同时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刑法相关条款中“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进行明确。该司法解释规定,对申请执行人为弱势群体的涉民生执行案件,如申请执行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拒不执行构成犯罪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自2014年11月份以来联合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实际判处此类犯罪共计807案864人,其中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706人;以构成妨害公务罪判处47人;以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判处93人;以构成其他相关罪名判处18人。
“任何心存侥幸,想通过违法手段逃避履行法律责任,甚至采取暴力手段抗拒执行的,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便是行为人因为抗拒执行受到了刑事处罚,仍然不能免除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只有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执行,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才有可能依法获得从轻处罚,甚至免除刑事处罚。
作者:刘栋
本文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