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2015年度温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白皮书出炉
2015-07-13 


日前,我市印发了《2015年度温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白皮书》,对城市交通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年的治堵行动计划。

【空间布局】

引导人口就业合理分布

加快瓯海新城、龙湾中心区、滨江商务区等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建设,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区倾斜,引导人口和就业岗位在空间上更加合理地分布。科学制定市域铁路S1线周边土地利用开发计划,协调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改善交通出行结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启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

【公共交通】

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能

努力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实现主城区公交分担率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不含步行)。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能,实现公交线路运营班次总量比上年提升5%。

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快公交运营速度,市区运量最大的前20条公交线路,高峰期间平均运营时速在15公里/小时以下的提升20%,15公里/小时以上的提升10%,或达到20公里/小时。

加快市域铁路建设,续建市域铁路S1线53.5公里,加快建设BRT快速公交系统,建成BRT快速公交1号线13.07公里,充分发挥大、中运量公交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骨干支撑作用。

此外,积极发展学校专线、社区巴士、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加大公交运力投放,加快公交车辆更新;加强公共交通站场设施建设;加强公共交通与温州南站的换乘衔接。

【道路系统】

加强东西向交通联系

加快城市道路系统建设,续建环山北路、广化路南延、宁波路二期等骨干道路,新建改造德政东路、牛山南路、南湖路、永宁西路等城市道路25公里。继续实施“打卡口、接断路”工程,打通影响交通通行的断头路5条,启动望江路水门头段交通改善前期方案研究。

加快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建设,加强机场枢纽与城市快速路的接驳,提升机场枢纽的快速集散能力;启动高速温州南入口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研究。开展沿江快速路、温瑞大道(瓯海大道—瑞安)快速路和市区重要快速路网的工程前期方案研究,加强市区东西向交通联系,支撑城市新区开发建设。

【慢行交通】

保障步行与自行车通行

加快以市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慢行道建设,新建和改造自行车专用道15公里,保障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基本通行空间。

加快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满足近距离出行和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BRT1号线站点、公交枢纽、居住区等继续增加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设密度,升级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24小时租借服务。

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车冲突较大的区域,合理规划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成双屿和安澜亭2座人行过街天桥。此外,推进滨水公园慢行道建设,优化城市慢行系统的环境质量。

【停车管理】

新增停车位15000个

继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市区新增停车位15000个,其中社会公共停车位2000个。

合理利用住宅区内通道、退让空间以及周边非交通性街巷划设夜间停车泊位,加强交通微循环建设,开展旧住宅区停车改造10个,新增停车泊位500个。建成30个文明交通示范小区。

积极推动单位与住宅区停车泊位双向错时共享的探索。推动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出台并实施综合性停车建设管理政策、出台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标准。

【交通秩序】

推进严管示范区创建

围绕省级治堵重点道路和医院、学校、商业中心、集贸市场等区域,强化严管严治,优化交通组织。创建五马商圈和市行政中心2个交通常态严管示范区,实现严管示范区和治堵重点道路内机动车守法率达到90%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达到80%以上,基本无机动车违法停车现象。

加大公交专用道交通监控设施的投入,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发生数控制在1起/10分钟以内(每个监控器范围内)。

结合工程改造、交通组织等措施,打造主城区机场路和瓯江路2条快速通道共18.3公里,实现快速通道的机动车平均时速不低于规定限速的60%。

【信息建设】

完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

通过整合交通流实时动态数据,建立客观、有效的温州市区交通运行指数系统,4月1日起正式发布交通拥堵指数,实现对城市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评估,为政府决策和市民出行提供服务。

继续完善城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进一步扩大交通诱导和停车诱导范围,方便市民出行。建立智能化公交运营调度系统,通过实时、智能化调度,合理控制公交车辆的发车间隔、发车频率,提高公交车辆调度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