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整治新余交警重拳整治交通顽疾
2015-07-07
2015年2月18日,新余市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出了关键一步。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顽疾”,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创造与“全国文明城市”相适应的文明交通环境。
“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公安交警作为文明城市的名片,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打造良好交通秩序,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作为重中之重,也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勤务模式,全力打造文明交通升级版,为新余创建全国文明城开道。”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支队长吴刚对记者说。
酒驾整治进入“新常态”
4月24日,新余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异地用警,集中整治酒驾交通违法行为,一天之内查处酒驾违法行为26起。由此,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查处的酒驾数上升至383起,比去年同期增长330%,我市的酒驾违法行为整治工作进入到了“新常态”。
为了实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标,新余交警始终将交通秩序整治列为工作重点。2014年以来,该支队先后推进了全市农村地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等一系列大型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为提高整治工作成效,支队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定期开展整治成效的统计排名,对各大队、中队以及民警个人在整治行动中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总量,在支队范围内进行排名通报。通过此举,在各交警大队、中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仅2015年1至6月,该支队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45680起,其中简易程序21601起,一般程序处理1123起,查处酒后驾驶522起,违停23577起,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3651起,涉牌涉证违法行为352起。通过整治,有力地净化了辖区城乡道路通行秩序,确保了全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2014年,新余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的地级市,被省交警总队评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先进单位”。
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
在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的同时,交警支队特别注重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通过全面排查隐患、抓好重点车辆管理、在学校附近设立民警“护学岗”、警企联动等有力措施,有效预防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4年,交警支队协同宣传、教育、安监、交通等部门开展了“文明示范公路”和“重点整治公路”创建、“道路客运安全年”、畅通工程示范路口创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全市性集中统一行动70次,积极推动政府将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列入年度预算,治理省道樟排线、县道水马线、章洋线等路段交通安全隐患点66处。
众所周知,每逢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口都人流密集,极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针对这种情况,交警支队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学校上下学期间民警“护学岗”活动。在全市城区85%以上的中小学校门口都设立了交通民警、协警护学岗点,并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交通安全“一校一方案”,有力地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保障了学生交通出行安全。
科技助力违法整治
近年来,摩托车司机、电动车司机不戴安全头盔、不分道行驶、逆行等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比较突出,因摩托车、电动车违法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整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以往经常在主要路口设立定点执勤岗点拦截违法摩托车和电动车。但是,这种方式既难以实现城区路面全覆盖,也容易出现执法人员一不在,电动车、摩托车便“旧病复发”随意违章的尴尬局面。
为遏制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顽疾”,助力新余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交警部门自去年7月18日起,全面启动高清探头、移动摄像抓拍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高科技手段,交警支队创新了摩托车、电动车管理模式,在全省开创了摩托车、电动车交通管理先河。据统计,自整治启动之日起,交警部门共抓拍摩托车、电动车违法1.1万余起。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城区电动车、摩托车各类违章明显下降,初步达到了预期整治效果,使城区交通环境得到了净化,公众交通畅通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交通安全宣传形式多样
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交警支队充分运用媒体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编织了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为载体的交通安全宣传大网络,同时不断创新,通过制作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片、开拍交通安全法制题材微电影、启动交通安全单位和文明交通个人评选暨驾驶员安全承诺宣誓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交通文明安全出行。
“文明交通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让广大群众的交通法制意识及交通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影响通行秩序及道路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因交通陋习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吴刚说。(记者王若刚通讯员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