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放大高铁效应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升级版
2015-07-01 
婺源高铁站:位于婺源县蚺城街道上梅州村,建筑面积5999平方米,是一座因旅游而生的高铁站。在外观上,婺源高铁站以徽路花语为设计概念,以层叠的马头墙托起六根花柱为里面主体。花柱设计采用徽派元素,通过向下叠错的结构勾勒出绽放造型,表达油菜花开时,婺源田间房屋交错的美好景象。

婺源高铁站广场占地面积93亩,由中心景观区、公交车首末站区、旅游大巴停放区、出租车上下客区和社会车辆停放区五个区域组成,将对主城区扩张和服务业发展起到倍增效应,是婺源新的人流、车流、物流集散中心,预计可带动就业2万余人。

今年6月28日,随着途经婺源的合福高铁正式运营,婺源迎来了“高铁时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故里终于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全长800多公里的合福高铁,打破了皖赣闽三省关山阻隔,沿途串起黄山、婺源、三清山、武夷山等知名景区,让一幅幅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堪称“中国最美高铁”。

高铁来了,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今,“梦里老家”婺源正加快与黄山、三清山、武夷山等知名景区实现“高铁串联”,更加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三大板块”之中,进入上海、长沙、合肥、福州2小时经济圈,以及杭州、南昌等1小时经济圈,努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升级版。

“最美乡村”接轨“最美高铁”,“梦里老家”喜迎四海宾朋。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婺源人运筹帷幄,用国际化服务、标准和理念放大“高铁效应”,使之成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和中国有机茶第一县”发展战略的助推器。

更好客用国际化服务提升旅游档次

——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注下次还想来”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婺源人清醒认识到,高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客流量的同时,其产生的“同城效应”也能将客流量最快“吸走”。为此,该县提前谋划,围绕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留得注下次还想来”的目标,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务求在旅游市场客源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年来,婺源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大提升,针对造成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对症下药:实施三条主要高速公路出口ETC改造和婺北高速连接线拓宽工程,解决因发卡收费和道路狭窄造成的高速公路出口拥堵问题;投入1.5亿元建设段莘至浙源、清华至沱川两条旅游公路,打通东北旅游环线,对江湾、李坑、江岭等景区进出通道和停车场进行改扩建,缓解热门景区关键交通节点的拥堵问题;实施总投资7.2亿元的城市外环线项目,减少进入城区的车流量,取消县城文公路、天佑路两条主干道上的路面停车位,拿出黄金地段改造和新建停车场9座,新增停车位500多个,缓解因车流量大和路面停车造成的城区主干道交通拥堵问题。围绕让游客及时通达全县各景区的目标,整合城乡客运资源,推进城乡旅游公交客运一体化,构建更加便捷的城乡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在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的同时,婺源还大力提升景区品位和综合服务水平,让游客“留得注下次还想来”。按照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该县进一步加大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推进江湾梨园新区开发建设,打造高品位休闲旅游小镇;做好篁岭景区创5A工作,全面优化景区软硬件条件;按照5A级景区标准推进沱川旅游综合开发工作等,打造一批留得住游客的高品位旅游景区。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春探人间花海(江岭、篁岭梯田油菜)、夏享冰凉世界(五龙源漂流、卧龙谷、灵岩洞)、秋寻梦里老家(篁岭晒秋、石城、长溪枫树林)、冬游甜蜜乐园(鸳鸯湖、月亮湾)”的四季旅游精品,成为“四季皆景、老少皆宜”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婺源巩固提升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宾馆、旅行社创星级工作,确保婺源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成功创建五星级酒店,力争2020年全县五星级旅游饭店达5家以上,四星级饭店达10家以上;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加快启动智慧导游、智慧酒店、智慧景区、电子门票、移动支付等系统建设,实现旅游交通信息与各旅游企业联网(并网),为海内外游客提供更加温馨、便捷的智慧旅游优质服务。

更美丽用国际化标准优化城乡环境

——打造“文化婺源、绿色婺源、花海婺源”

“婺源最大的卖点就是好山、好水、好空气,以及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婺源县委副书记、县长费长辉说。为此,该县近年来大力实施“三大工程”,让所有走进婺源的游客,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一幅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乡村特色水墨画卷。

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工程。坚持“将徽派进行到底”,严格要求城乡新建房屋都按照传统徽派风格建设,对主要公路沿线非徽派建筑进行改造;深入推进天然阔叶林十年禁伐和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和花开百村建设工程等,让每一位乘兴而来的游客,都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喝到最纯净的水,享受到最原生态的文化。

实施城乡景观提升工程。结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分期分批对全县村庄进行整体提升,打造一批特色村、田园村、景观村。同时,对城区道路、绿化亮化、建筑立面、广告店招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提升城区品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

实施国字品牌创建工程。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等一批“国字号”品牌创建活动,以品牌创建为载体,促进全县城乡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婺源县还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开展景区建设,创新旅游模式,让海内外游客充分体验和享受蕴含宁静之美、浪漫之美、礼仪之美的“中国最美乡村”。围绕宁静之美,开发篁岭、诗春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推广“九思堂”百年老宅度假模式,让游客体验与农夫、茶女相邻而居,如同上海“高老爷夫妇婺源乡居”式的、天人合一的宁静生活。围绕浪漫之美,依托婺源油菜花海、漫山红叶和鸳鸯戏水景观的浪漫元素,开发花海小木屋、薰衣草庄园、私密温馨温泉等项目,打造国际婚纱摄影基地和蜜月度假胜地。围绕礼仪之美,深入挖掘婺源书乡、茶乡和宗亲文化内涵,开发朱子理学传承展示基地、茶艺体验中心等项目,引导韩国、东南亚等海外朱氏、詹氏、查氏后裔回乡寻根问祖,让游客在学习朱子理学中了解传统国学,在体验茶艺中学会修身养性,在寻根问祖中找到心灵家园。

更殷实用国际化理念做大生态产业

——让中国最美乡村“景更美、业更兴、民更富”

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不行,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行。面对高铁时代,婺源围绕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用国际化理念做大生态产业,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大力拓宽和带动广大群众的创业、就业和致富渠道。

发展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第一产业”来打造,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规化引领、统筹推进”的思路,成功开发20多个精品景区,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0个,成为全国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强县富民。截至目前,全县经营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以及从事餐饮、住宿业的个体工商户已近4000家,带动8万余人通过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了“家门口”致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比重已达49.8%。

发展以有机茶业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立足优美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以有机茶品牌为核心,荷包红鱼、油茶等农产品为支柱的产业体系。目前,婺源已拥有茶园面积17.6万亩,通过有机认证茶园面积3万余亩,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去年,该县茶业系列产值实现22.3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有机茶出口占据了欧盟市嘲半壁江山”,成为了“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首家有机绿茶认证示范创建区”。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嫁接互动的新型休闲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县已拥有盛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13家和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51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以低碳节能为方向的生态工业。积极拓展生态工业平台,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制衣制鞋、旅游商品和绿色食品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成功创建了全省首家生态工业园区,并先后引进了洁华环保、聚芳永茶叶深加工、松风翠等一批带动能力强、关联度大的重大项目。同时,依托全省首家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大力开发茶叶、油茶、皇菊、荷包红鱼等特色生态农产品,积极建设徽州“三雕”、龙尾砚台、甲路纸伞等传统手工艺传承体验基地,加快推进旅游商品一条街、中国有机茶都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旅游商品产业。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