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当城市文创“搭上”公共交通
2015-06-30
听着车厢里飘荡着的粤剧艺人一段段粤剧唱段,小朋友们着了迷。
“广州情怀号”有轨电车专列满载着老广州的记忆。
车厢内跳飞机的游戏引人怀旧。
“广州情怀号”车厢里布满了老广州的记忆。资料图片
6月20日,广州市民在端午节当天迎来了一条别有本土风情的岸上有轨“龙舟”:海珠有轨电车“我们的广州——广州情怀号”专列在广州塔站正式“走起”,专列展示了麻石街、跳飞机、扒龙船、鸡公榄等富有广府情怀的风物民俗,还有粤剧艺人盛装登上专列传唱粤韵,引来不少市民的青睐。短短四节车厢承载着浓浓的广府情怀和童年回忆,为乘客们开启一段穿越时光之旅。这列在端午节当天开出的“广州情怀号”专列将运行一个月。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公共交通正在成为城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移动空间”。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团体也开始利用地铁、有轨电车等公交,开展多元化的城市文创活动:去年中秋、重阳期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合作,在多个地铁站推出节庆文化展览;今年3月,有轨电车公司和时代美术馆也联手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有轨艺术”专列,让乘客们在车厢里“听见”广州“城市的瞬间”。
崭新的展示平台、多元的跨界互动,将原本埋藏在城市深处的风景呈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也使传统文化得到更立体和丰富的展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这些鲜活的创意也受到不少文艺青年的追捧。“城市文创”与公交平台的跨界碰撞,将为广州本土文创产业带来哪些提升?文创产业该如何作出调整,迎接这股潮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广州城市文化形象又当如何借此建立和推广?南方日报记者就此与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探讨。
现场
“有轨龙舟”开启怀旧之旅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拎去卖……”每当唱起这首广府地区脍炙人口的童谣,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然而,今年端午将孩子们的眼球从龙船身上抢走的,却是一条别具风情的岸上“龙舟”:海珠有轨电车“我们的广州——广州情怀号”专列正式“走起”,将往返于7.7公里的线路上,为市民和游客呈献为期一个月的怀旧旅程。
踏上专列,乘客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二次元”世界:风韵犹存的南洋式骑楼,飘香四溢的牛杂小推车,半敞开着铁闸的旧式理发店,还有正在“嘀嘀嗒”吹着喇叭的“鸡公榄”……这些生动有趣的插画贴满了车厢,引来乘客们好奇而热烈的讨论。而西关人家常见的麻石街和花地砖,也被“搬”上列车。模拟麻石街的车厢过道,还画好了跳飞机的格子,引来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上面跃跃欲试。
据介绍,“广州情怀号”由广州巨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四节车厢分别设定了两个主题:以骑楼建筑老字号为主背景的“我们的店铺”和以老广州日常生活为主背景的“人文风俗”。“广州情怀号”的车身也换上了新装:车头以鲜艳活泼的橙色打底,右下角画着一只威风凛凛的Q版南狮,陈家祠的“镬耳墙”则在左下方崭露头角,别具一番岭南风情。
“插画中的许多元素都已随着时代变迁而渐行渐远,我们希望市民能通过它们回想起广州曾经的模样,重拾老广情怀。”广州巨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说。
端午节当天,首发列车还请来了两位广州工人粤剧团演员前来献艺。他们身穿华丽的戏服粉墨登场,即席演唱了一段折子戏《艳曲醉周郎》。婉转悠扬的粤韵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乘客们争相与之合影留念。剪纸大师于中民也亲临现场,展示了自己为龙舟竞渡创作的作品,并与市民交流心得。
“这次是剪纸和粤剧,下次可能会将真的鸡公榄请到车上来。”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品牌与资源开发部经理杨穗告诉记者,车厢内的二维码图案背后都另有乾坤,乘客们可以通过扫码收听普粤双语播放的广州小故事,还能报名参加“涂楼记”和老广照片故事征集活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型现代剧《依恋城之味》不久也将在专列上映,为乘客演绎一对恋人通过有轨电车相知相恋的爱情故事。
“广州情怀号”选择端午节首发同样别具意味。“珠江上走着龙船,珠江边走着‘广州情怀号’,两者相得益彰,形成难得一见的风景线。”黄斌表示,过去人们要到博物馆里才能看到文化,而“广州情怀号”就如一座“移动文化馆”,能有效缩短民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让更多游客从中领略广府文化的魅力。
情怀
创意传递广州骑楼记忆
近年来,随着民间对本土文化保护热情的不断升温,不少文创团体也纷纷打出了“情怀”牌。“广州是一座有情怀的城市,这里从来都不缺少故事。”或许是身为外地人的缘故,黄斌对广府文化更多一分好奇和敏感。为市民和游客讲述一个有关广州的故事,是他参与“广州情怀号”创作的初衷。
“广州情怀号”的一景一物都围绕骑楼街展开。中西合璧的骑楼可谓广州情怀的集大成者:它们既是华侨漂洋过海的产物,又是市民生活离不开的载体。骑楼底下曾经飘荡凉茶铺、糖水店、鸡公榄、牛杂车的各种气味,已成为老广州童年的集体回忆。每一次离开家门,与骑楼上目送的家人挥手道别,那一份温情与离愁也让很多街坊终身难忘。
城市的高速发展,让骑楼渐渐退出了人们生活的舞台。为了创作这些骑楼插画,主创团体还专门采访了不少在骑楼里生活的老人家。“他们的下一代或许都已经不再住在这里,但他们还是很乐意为我们讲述骑楼里的故事,我们也试图在‘广州情怀号’的插画里转达他们的心声。”黄斌说。
在“广州情怀号”首发之旅上,主办方还在有轨电车终点站万胜围附近的黄埔古港冯氏祠堂增加了一嘲压轴戏”:线上报名的市民可受邀体验传统的端午百人龙舟宴。“到古村里吃一次龙舟饭,是我来广州多年的一个夙愿。然而,当地龙舟饭只对年过半百的同姓村民开放,外地人无缘参与。”黄斌告诉记者,经过主办方多次沟通,冯氏祠堂最终同意开放20围供游客体验。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不少家长都会带上子女同来,并为他们介绍插画背后的老广故事。单独慕名而来的小朋友也有不少。“这说明只要我们投入足够的创意,青少年也会乐意体验传统文化。”他说。
“现在许多70后、80后的父母,自己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长大,他们对传统事物有更深的感情。”广州市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窦晓彤认为,青少年与低幼儿童是未来城市文创市场的主角,促进年轻父母的互动和参与,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传统文化本身还有很大的深挖空间:每种传统符号的背后,都有一套行为规范和文化内涵。如果通过文创能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对现实生活也将带来更积极的意义。”
跨界
公交地铁变身“情感交织点”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激发了城市人“文化寻根”的情怀,也使传统公共交通工具的功能悄然发生转变。无论是地铁、出租车还是公共汽车,它们都从过去单一的运输功能,逐渐演变为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海珠有轨电车的主题专列,正是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自从去年底正式运营以来,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海珠有轨电车就已先后推出了六个不同主题的文化专列。针对不同的主题,车厢格局都会有所调整:不久前推出的“城市阅读专列”,就以方所、学而优、禾田书房、朗声图书为原型打造,以勾起乘客们浓厚的读书欲;而“儿童专列”则开启“童年模式”,让小朋友来亲自报站,车厢内还提供各种玩具,向乘客传送童年的欢乐。
而今年3月底开通的艺术专列,也将广州城市文化作为主题。艺术专列名为“听见,城市的瞬间”,由英国艺术家组合Circumstance打造。他们来到广州走街串巷,收集各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后配上旁白,为乘客们讲解珠江两岸的前世今生。专列还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使车厢内的音乐与旁白内容能随着行车路线不断变化,与沿途风景一一呼应。
“艺术专列反映外国艺术家眼中的广州文化,而广州情怀专列则告诉游客广州人眼中的广州文化。”杨穗说。无论东西方的艺术家都注意到,现代交通工具往往给人带来冷漠感。城市文创的植入,能在车厢里营造“情感交织点”,有助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城市文创与公共交通结合,对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起到引导作用。“城市人的时间变得非常碎片化,但这些时间总是需要利用起来。很多人一上车就会变成‘低头族’,我们希望引导他们去体验文化。”杨穗认为,客流量相对较少的有轨电车,给乘客更多的空间去感受身边的城市文化,更适合进行各种跨界碰撞的尝试。
除了有轨电车,广州地铁也在积极迎接这一“文创新势力”。去年9月,由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广州市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设计的“粤韵·悦出行——广州地铁粤剧文化展”在地铁广州塔站拉开帷幕。整个站台“变身”为偌大的展览厅,在静态的常规展览以外,还增设了供观众体验和互动的粤剧舞台,引来许多游人驻足流连。
前瞻
让城市文创“盘活”城市形象
文化专列为游客们传送了不少欢乐,但说起“广州情怀号”的诞生过程,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我们差点都要放弃这个计划了。”广州巨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吴可表示,整个方案的制定就花了三个月,期间大小修改不下百次。直到给车厢上画前的最后一刻,设计方案还在修改。而目前所见的最终版本,则是工作人员在首发前两晚通宵奋战的成果。
狭小的车厢空间,是列车设计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从中使文化内涵尽可能得到延伸,考验着设计者的智慧。窦晓彤认为,交通工具人流密集,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太适宜安排太多需要驻足欣赏的文创项目,而线上互动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文化创意的呈现也应该摆脱平面或视觉的单一模式,装置、多媒体与新科技的介入,能更有效提升乘客的体验感。”她补充道。
不过,与交通工具的狭窄空间相比,窦晓彤对城市文创选材的“狭窄”更为关切。她表示,由于不少传统文化受到长年的冷落,现在突然被重新关注,都呈现出一种“捡不起来”的感觉。“城市文创看起来很热闹,但不少宣传内容都已经街知巷闻,更多有趣的文化细节和内涵还没得到充分展现。”
“我们过去常常会将文创局限在旅游纪念品上,但其实有轨电车本身也可以变成一件文创产品。”黄斌认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平台也在拓宽城市文创的外延。文创团体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产品销售上,应该更关注用户的体验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文化如果不能‘玩’就很难传播出去。文化专列的目的就是请乘客来一起玩。他们带走的或许只有回忆,却在无形中推广了我们的城市文化。”
“一直以来,广州市民对广府文化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但一说到如何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人们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铭建关注到广州城市文创的另一种“尴尬”,他认为,广州城市形象的定位目前还缺乏整体性,以致许多散落民间的好题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包装,这也是城市文创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原因。随着城市公交平台、移动空间越来越受到文创团队的青睐,广州文化形象也必将迎来新的展示机会。
黄斌对城市文创的价值还有更广阔的构思。“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老城区骑楼街里的商铺,月收入徘徊在一万元左右,始终没有太大改观。”他认为,城市文创应该成为盘活旅游经济的重要推手。在日本和歌山市极具人气的“草莓电车”,就以萌态十足的车身设计,有效带动了沿线草莓产地经济效益的提升。
如今,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公交平台通过文创打造城市形象,已留下不少成功经验可资借鉴。然而,它们使用的文创元素,大多与动漫或当代艺术相关,真正能成功推广本土传统文化的案例仍是凤毛麟角。广州本土文化能否通过文创找准自己的定位,既有待时间的检验,也需要有心人的坚守。
“我们对本土文创的多年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广州情怀’。正是这座城市的包容精神,才有我们这些创意的发生。我们希望这次文化专列的尝试,能为本土文创团体积累有益的经验。”黄斌总结道。(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