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资外籍船回归路上的那些坎
2015-06-09 
中资船舶入外国籍已是存在很久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2007年就开始实行船舶“特案免税”政策,以鼓励中资外籍国际航行船舶转为中国籍。可7年时间过去了,只有74艘、234.5万载重吨船舶转为中国籍。目前,我国船公司经营的海运船队中仍有56.6%的船舶悬挂外国旗。针对这一问题,本版特推出系列报道,分上、下两篇调查中资外籍船不回家的原因,了解船东们的难言苦衷;并请业界人士就如何促进中资外籍船早日“回家”出谋划策。

税费高融资难效率低

“现在从国外进口一条船,各种进口税费加起来,相当于船价的27%,而如果船舶在巴拿马等地注册,进口税费基本相当于减免,巴拿马的‘方便旗’还可以保障船只在世界大部分港口享受低费率。所以中资船舶大量移籍海外,不愿回家。”一位航运企业的船舶注册主管告诉记者。

这位主管说,即便享受了“特案免税”政策,仅能减免进口环节的关税,并不涉及其他营运税负和船员个人所得税,所以吸引力并不强。

据了解,与方便旗国家注册船舶低廉的税负相比,目前我国船公司所纳税种繁多。据一位航运企业负责人反映,2012年国家税制改革后,五星旗船舶由缴纳车船税改为与方便旗一样缴纳吨税,并提高了征收税率。吨税税额是按照船舶净吨位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并且船舶净吨位越大,税率越高,使得大吨位船舶吨税激增,增加了船舶经营成本。以VLCC为例,中国籍船舶装运进口原油在国内港口卸货,单航次需要向海关缴纳吨税35万元左右。

“船舶在哪里入籍,很多时候并不由我们决定。”一位船东无奈地说,建造新船需要巨额资金,根本离不开贷款或者融资,但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面向航运业的融资渠道较窄,融资产品较少,船公司融资成本较高,审批手续繁复,偿还条件苛刻。相比之下,国外金融产品众多,服务好,模式也很灵活。而他们获取国外融资的前提通常是放弃船舶国籍决定权。

转回花费不少收益有限

“要想把船舶转回国,光办手续就要花上近80万元;手续又繁琐,船舶需要停航,损失比较大;而回国后的效益却有限,所以大家热情不高。”说起为何不把公司的中资外籍船舶转为中国籍,一位航运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开诚布公。

据了解,符合特案免税政策船舶转为中国籍,要缴纳审批费、注销费、代理费、注册费、检验费、引水费、靠泊费、印花税等20余项,总额约80万元。

除了费用高,让很多船东望而却步的还有繁杂手续导致的长期停航。一位船东讲了他们申请特案免税登记的经历:船舶从申报到进口报关、注销原船籍登记、注册新船籍等涉及多个部门,其中一些部门无明确的办结时限规定,而且申报审批材料的要求也不具体、不规范,致使往复耗时严重,全部办妥用了6个月时间。6个月的停航损失让他们心痛不已。

“最初我们之所以愿意把外籍船舶转回国,是寄希望于这些船舶能享受与其他中国籍船舶同等待遇,也能从事国内运输。但回来后才发现,要实现这一点,其实根本不可能。”一位航运公司船舶登记主管说,所以他们公司第一批船舶转回国后,再无举动。

《关于实施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的公告》第3条规定,“特案免税登记”船舶原则上应继续从事国际航运,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第23条的规定办理营运船舶备案手续。根据国内运输需求和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经交通运输部批准,也可从事国内航运。但主管部门考虑到国内运力已严重过剩,根本没办法批准这些从事国际航运的船舶从事国内运输,导致政策的具体执行与市场主体的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政策覆盖面窄亟待更新完善

“由于现行‘特案免税政策’是延续2007年版本,很多条款已经不合时宜。”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他说,现行特案免税登记政策适用的船舶仅限于符合一定船龄要求的中资国际航线船舶,新造船舶被排除在外,此外船龄要求缺乏滚动性,船龄计算依据的截止日期固定在了2005年12月31日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足该船龄的船舶覆盖范围越来越小,已经达不到当初80%测算的覆盖面。即便是拥有庞大船队的中远集团,符合条件的船舶也仅有7条;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还有11条,共计72.8万载重吨;但是否考虑回国登记还是未知数。

而另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财政部将中资船舶限定于国内资本投资的船舶,民企境外资本被排除在中资范围之外,民企投资船舶的回归因而受限,所以目前办理回归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少数央企,覆盖面较窄。

“我们把船舶转为中国籍,如果在原定的减免税期内退役了,或者沉没了,都需要向政府补缴税款,那么还不如不回来。”一位船东忧虑地说。

海关要求办理“特案免税登记”的船舶在海关监管期内不得转让、抵押、质押、移作他用或者其他处置,否则需补足剩余年份的税款,这限制了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据了解,某航运企业准备将特案免税进口的6艘船舶进行报废处置,根据海关监管年限计算,需要向海关补缴进口关税、增值税合计超过2000万元。

□香港经验

优质的海事服务和船舶安全质量控制

香港特区政府在吸引海外船舶注册时不是单方面强调低税制度的优越性,而是突出香港优质的海事服务和船舶安全质量控制。

在原则问题面前,香港不会降低船舶品质而迁就、追求船舶注册数量。香港海事处只承认国际船级社联合会(IACS)10个成员中的9个,俄罗斯船级社至今尚未被承认。在香港注册的船舶须符合《船旗国品质管理》系统要求,系统通过电脑信息系统来监察香港注册船舶的品质。根据电脑数据库储藏资料的分析结果,香港海事处会对有品质怀疑的船舶进行检验,以确保香港注册船舶的安全质量。若香港注册船舶因严重缺陷而被PSC滞留或遭遇严重意外,该船会因此被香港海事处要求进行《船旗国品质管理》检查,并视情节对该船的船舶管理公司进行审核,而船东则将承担所有的检查和审核费用。

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为了鼓励船舶长期在香港注册,香港海事处自2006年2月1日起实施香港注册船舶吨位年费减免计划。根据该计划,香港注册船舶如持续在香港注册两年(合资格年期),并在该两年内从未有在PSC制度下的滞留记录,可获减免随后1年的吨位年费6个月。这种奖励先进、排除落后的政策势必鼓励船东加强船舶安全管理,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除了海事服务外,香港对船东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自由的经济体制和全面的低税环境。从事国际航运的船东在香港是无需缴纳营业税和利润税的。除了各种长效的税费减免制度外,香港船舶注册与“方便旗”一样,可以让船东自由地选择营业场所和经营方式,而且由于香港优良的营商环境,海外船东在香港注册船舶比在“方便旗”国家注册有更多选择。

在香港的其他商业费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支付给政府的费用就是每年2600港币的商业登记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也仅17%,而且20万港币年薪以下的基本上免税,如纳税人有供养老人、子女等的情况,免税额还将进一步提高;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视账目大小而异,一般也就是在1万到3万港币之间。如果船东选择不在香港营业,可聘请一家秘书公司,担当联络工作,每年的费用一般也不超过1万港币。

□链接

为何要让中资外籍船回家

中资外籍船回归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国家安全:增强对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保障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航运地位:发展壮大中国籍远洋船队,提高我国在世界国际航运界的地位、作用,增加话语权,扩大积极影响。

3.船舶安全监管:中资船舶回国登记后,中国成为这些船舶的船旗国,可以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实施船旗国安全监管,有利于保障船舶营运安全,对减少船舶安全事故、保护人命安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船员就业:中资船转为中国籍后,可以依照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相关规定,保障船员就业,有利于维护船员合法权益。

5.有效监控、管理国有资产。

6.避免税源流失。

□巴拿马经验

突出便利最大化

巴拿马虽然只是弹丸之国,却是世界最大的船旗国家(商船注册国)。其商船注册的收入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为吸引中国船东,巴拿马政府专门在北京举行项目推介会,对新注册的商船承诺,将根据情况减免2至3年的船舶注册费、领事服务费、事故调查费和船只检验费等。

为方便中国船公司注册登记船舶,巴拿马政府还委托一家北京的律师事务所办理相关手续,中国企业无需再通过新加坡和东京等地机构转手,更无需亲赴巴拿马,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和费用。

在巴拿马,主管机构对船舶管理介入很少,对配备船员的国籍要求也很低,船东的船舶要在方便国登记,有专门的代理办理注册,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