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港抢先两岸自驾车互通
2015-05-09
5月4日,两岸航运史上又添浓墨——台湾自驾车辆首登厦门,两岸车辆互通完成个案突破!福建省厦门在两岸自驾游人车互通的破冰之旅再抢头筹!
台湾自驾车首登厦门,正式开启两岸小客车互通时代,这一天,厦门已等待了六年……这一刻,凝聚了福建省与厦门市港航人太多的汗水。
多年筹备待时机延续厦金黄金通道辉煌,在迎来两岸实现全面通航的历史新时期,盛市港航人未雨绸缪,致力于厦门对台工作新突破。2009年,按照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厦门远洋运输公司、厦门国贸集团、厦门港务集团的支持下,厦门港口管理局全力促成闽台轮渡公司挂牌成立。公司所属“中远之星”轮承载着历史使命,专业打造对台客专业运输平台,于2009年9月6日率全国之先开通两岸间第一条常态化客滚航线,开启了两岸航运的新篇章。总吨超过2.6万吨的“中远之星”不但可承载683位旅客和256标箱,并可运载150部小汽车。“中远之星”的投入,已不断叩响两岸汽车互通之门。
然而,“中远之星”轮的发展之途并不平坦。六年前开通两岸客滚航线是希望实现两岸人车货互通,但由于两岸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车辆互通亦无具体管理办法,因此,“中远之星”的客滚航线一直处于人、货通而车不通的状态。厦门港航人十分焦急。
厦门人的焦急,得到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省交通运输厅指定“三通办”和运输处专业指导厦门通工作。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东渡国际邮轮中心在2009年3月底完成客滚码头改造工程,为两岸车辆互通做好前期准备。“小两会”(大陆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于2013年9月还特意将两岸海运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安排在厦门召开,并专门设立汽车互通小组,结合厦门的实际需求,酝酿、讨论两岸汽车互通事宜。来自两岸航运界人士和相关管理部门为推动两岸客滚运输和车辆互通出谋划策,决定按照“相互开放,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车辆通过客滚船出入境,逐步实现两岸陆海联运、门到门运输和车辆互通。
紧抓机遇求突破2014年,在两岸各有关部门和经营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两岸试办厦门甩挂车架直接在台湾上路,为两岸客滚运输打开希望之门。
厦门港口管理局作为此次两岸车辆个案互通的总牵头单位,依照厦门市政府专题会议的指示精神,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对接台湾航港局及厦门各相关管理部门,与经营业者、民间组织沟通,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由于无章可循,两岸车辆互通筹备工作相当繁琐,涉及部门十多个,并事关两岸。厦门港口管理局按照“台湾车辆先登陆、厦门车辆再入台”的工作思路,以“厦门市自驾旅游协会”和“台湾自驾旅游协会”两个民间组织为平台,制定车辆互通保障方案,力求突破“个案互通”,争取发展为“个案常态”,并最终达到“互通常态化”的长远目标。
此次两岸车辆互通以两岸自驾互动的形式进行个案申请,汽车以临时进出口货物模式进行报关。车辆互通由厦门市自驾旅游协会以举办“海峡两岸自驾游嘉年华活动”的名义,邀请台湾自驾游协会到福建进行前期踩线;台湾自驾游协会派出2辆自驾游车辆及随行8人于5月3日搭乘“中远之星”轮从基隆港起航,5月4日抵达厦门东渡邮轮码头。台湾自驾旅游协会届时也将以组织“两岸自驾旅游论坛及年会”的形式,邀请厦门自驾游车辆赴台参加;厦门自驾游协会拟派2部车辆赴台踩线。
此次“破冰”登厦门的两辆自驾车是活动踩线车辆,目的是为了探索做法、积累经验,为今年夏天的自驾活动举行摸石探路。
多方努力终圆梦两岸车辆互通得到了厦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连续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最终确定了车辆互通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个案登陆保障方案和活动实施方案。
在4月7日召开的副市长黄强专题工作会上,厦门港口管理局接下5月前必须突破两岸汽车互通的军令状。为加快车辆互通进程,厦门港口管理局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三通办”和运输处的指导下,指派厦门港水路运输管理处组织力量攻坚,致力两岸自驾游车辆突破工作。
4月份,厦门港口局联合市口岸办协调口岸查验单位、公安局车管所、旅游局、台办、闽台轮渡公司、邮轮码头、厦门外代和自驾游协会等单位,制定汽车互通保障方案,安排台湾车辆从厦门登陆的时间节点,厘清并细化操作流程,提出作业需求;细化港口、航运、车管所、口岸办、旅游局、台办、自驾协会任务分工;组织现场业务对接和汽车互通模拟,强化保障能力;协调厦门交警支队车管所现场办公,在台湾车辆入关时给予现场查验和交规培训,现场核发临时通行证和驾驶许可;协调口岸办组织口岸查验单位进行现场对接;协调闽台轮渡公司和东渡邮轮码头免除台湾两部车辆海运费和码头操作费;协调市旅游局和自驾游协会现场对接,明确欢迎仪式内容……如今,厦门已拔得两岸自驾游小客车互通的头筹,此举可为实现两岸汽车互通个案常态化以及下半年大规模自驾游车辆互通奠定良好的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