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撮箕”传三代甘当“铺路石”———同堂三代养路工人的养路情缘
2015-05-01 
建国初期,曾友用扁担把沙石挑到待修缮的公路路面,再用撮箕(养路工人用来撮沙石的篾箕)把沙石平洒在路面上,保障了公路的平整畅通。60多年中,挑沙石的扁担逐步被推车、拖拉机、机械设备替代,而分洒沙石的撮箕至今仍是养路工人最称手的工具。如今,“撮箕”在曾家已薪火相传至第三代,他们不怕脏累,甘当“铺路石”,他们的奉献精神仍在传承着。

曾友:与路结缘携子上阵

人物简历:曾友,曾用名曾有,92岁,祖籍广东惠阳。全国解放后,他在河口县当了一名养路工人,后与河口南溪人郑云梅结婚,育有三子两女。1980年,曾友从弥勒公路管理段退休,现居住在该段家属区。

“我的眼睛、耳朵都好,就是身体不太好。”90多岁高龄的曾友,话音响亮、思路清晰,用他充满广东口音的“弥勒话”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时常头痛,身体小毛病也多发,住院也多起来了。不过,谈到退休前在养路工人岗位时的情景,他仍然有说不完的话,充满了感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曾友就在河口南溪当了一名养路工人。

他说:“当时,每个养路工人都干劲十足。用扁担挑着沙石比赛,看谁挑得最快、最多,扁担都挑断了好多根。挑完沙石后,再用撮箕洒开。养路工作确实很苦,但大家都充满了激情。”当时,国道、省道每10公里左右就设一个道班(为保道路畅通所设的养路班组),每个道班负责巡逻、养护5公里的路面。也就是在巡查路面的过程中,经人介绍,曾友认识了家住公路沿线的郑云梅。结婚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

“当年,曾友每月的工资才10多块钱,勉强能养活一家三口。”今年83岁的郑云梅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只是耳朵有些不太好使。她回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后,曾友当上了道班班长,每月工资才增至51元,但仍然保障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为此,郑云梅向河口公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后,她背上孩子也成了一名临时的养路工。“养路工人很苦的。河口天热雨多,但我都与其他男性养路工人一样,扛着锄头,带着扁担、撮箕,还有一件防雨的蓑衣去干活。”

在曾友的人生经历中,有两件事令他难忘。一件是1958年之后的几年,“‘大跃进’的时候饿着肚子干活,还不分白天晚上。”他认为,那个时期吃了不少苦;另一件事是调到弥勒之后的1976年,那时从弥勒城到弥勒白沙坡路段修路时,运送工人的货车发生侧翻,6人死亡。而他伤及头部,眉头上留下伤疤不说,还落下了时常头痛的病根。1980年,曾友退休,他的大女儿曾竹英已经走上养路工人的岗位,而他的二女儿和三儿子也“子承父业”,“铺路石”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曾竹英:接过撮箕保路畅通

人物简历:曾竹英,曾友的大女儿,今年62岁,育有一儿一女。1969年参加工作,1996年退休。其丈夫杨发昌在开远总站上班,1994年退休。

“我是公路段招工时当上养路工人的,当年我才17岁。”在曾竹英看来,受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时常谈论养路话题的耳濡目染,得知招养路工人的消息后,她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曾竹英的心中,父亲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时常用“路好我荣、路坏我耻”教育她:“要把养路当成自己的事业干,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当养路工人的27年里,曾竹英始终按照养路、修路的高标准要求,像父亲一样,一把铁锨、一个撮箕,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从不抱怨工作的苦累。

“当年,因车辆相对较少,大家对‘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理解不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也就是国家改革开放后几年,国家对公路建设的重视,新建公路开始增多,对于养路工人来说,意味着工作量增大,让他们更加辛苦。不过苦累对于当年年富力强的曾竹英来说不算什么,还因工作出色,几次受到上级好评。

作为养路工人,令曾竹英至今都不愿听到的是“路这么差,养路工人是干什么的”等话语。“我的父亲、母亲听到这些话后也不高兴。他们不清楚不同道路管理部门的区分,以及养路工人用撮箕铺沙石、挥汗如雨的辛苦。”

“这是我们的职业玻”曾竹英说,未退休时,他们最看不得养路工人责任区路面上的坑坑洼洼,看不得路边排水沟不畅等。如今退休了,仍然不愿听到有人对养路工人的工作随口埋怨。

“我父母及我们兄弟姐妹共7人,其中有5个人是养路工人,我大弟弟在屏边路政部门工作。我们都是把养路、护路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干,把青春年华洒在公路上。如今,接我们班的儿子、儿媳也是养路工人,不容易呀!”

杨勇:撮箕在夫妻手中传承

人物简历:杨勇,38岁,曾竹英的儿子、曾友的外孙。杨勇的妻子陈艳,39岁,1993年国道新326线开通时,他们走上了弥勒段公路收费员岗位。2010年,省内二级公路取消收费站后,他们夫妻转岗至弥勒新哨公路管理所一同当养路工人。

记者在省道昆明至富宁线弥勒新哨镇至玉溪盘溪镇路段,不时看到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铣刨机、稀浆封层车,还有同步碎石封层车、洒水车、大型东风自卸车、稀浆封层车等较新的修路机械设备。这在曾友和女儿曾竹英眼中,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因为他们父女当养路工人期间,要新建一条公路或对一条公路进行大中修缮,全部靠人力完成。有了这些机械设备,既省了人力又加快了修路、养路进度。不变的是,路边排水沟的泥沙、杂草还要人工清除,路面局部损坏,仍然要用撮箕把沙石铺洒。

“确实是这样,修缮大面积公路用机械设备,小面积仍然要用撮箕、锄头完成。”杨勇介绍,他从收费员转岗至养路工人后,虽然自己有驾驶技术,但仍然与同一个养路所的养路工人一起干活,这些养路工人中还有他的妻子陈艳。他认为,过去靠人力修路、养路,虽然辛苦,但那时的要求标准却没有如今的高,如更加严格的工期,更突出环保、节能,还有就是公路段与段之间的公路质量评比与劳动竞赛。

杨勇说:“节奏快了,养路工人同样辛苦。但不管如何苦累,这都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平台。我与爱人无怨言,父母与外公也从未有过怨言。路平整通畅、驾驶员心情舒畅、人车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三代养路工:四世同堂乐融融

“我是全家人的‘保姆’。父母身体好,儿子儿媳安心工作,孙子健康成长,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在曾家,曾竹英最忙。她90岁高龄的父亲,因年老多病,每年至少有半年时间在医院度过,“好在,我的父母相处得很好,老两口还能自己走路、一起打打麻将。平时,我做好饭后,他们吃完饭就出去了,晚上才回家。”

曾竹英称,丈夫与她同时退休,两人吃了饭后会外出锻炼身体。儿子杨勇与媳妇在弥勒虹溪上班,每周回家一次,她担起了照顾孙子饮食起居的任务。

“我们家很和睦,没有发生过矛盾,弟弟妹妹也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我忙些,但我很高兴。”到了周末,四世同堂聚在一起,谈得更多的是生活、健康和修路、养路。

“我的亲家也是养路工人,他们也很支持我儿子和儿媳的工作。”曾竹英说,“这不,杨勇转岗成养路工人3年来,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的公路段,也是连年获上级好评。”

据了解,像曾友家一样一家三代当养路工人的例子,在弥勒公路管理段还有几家。曾家人的追求,也是该段145名在职职工默默无闻甘当“铺路石”的一个缩影,更是所有养路工人与路结缘、情洒公路的缩影。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