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千厮门大桥通车进入倒计时 沧白路两分钟可到江北嘴
2015-04-21 
千厮门大桥通车进入倒计时 沧白路两分钟可到江北嘴
  一桥跨南北,天堑变通途。
千厮门大桥通车进入倒计时 沧白路两分钟可到江北嘴
  主城新地标江北嘴犹似一半岛。

  横跨嘉陵江,连接解放碑与江北嘴的千厮门大桥,工程全部验收完毕,通车进入倒计时。驾车从沧白路上桥,到江北嘴下桥,只需要两分钟。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合称“两江大桥”,串起主城解放碑、弹子石、江北嘴三大CBD。

  由于目前还没有下发最后的通车通知,请市民不要擅自走路、或者开车上千厮门大桥。

  公轨两用、桥隧一体

  重庆全通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两江大桥”工程,最大的特点当数“公轨两用”、“桥隧一体”,是一个庞大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工程全长约2.77公里。除了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还有穿越渝中半岛地下的渝中连接隧道。正是有了中间这条地下隧道,才让两座大桥可以连在一起,穿越渝中,通达南岸与江北。

  因此,两座大桥均为跨江特大型“公路+轨道”两用桥梁,上层桥面为双向4车道汽车交通,下层桥面为双线轨道交通。其中,东水门大桥为双塔,主跨445米;千厮门大桥为单塔,主跨312米。渝中连接隧道为双洞四车道,全长约720米。

  两座大桥的桥塔均为“梭形”,两头小,中间大,也不会遮挡两岸景致。这种流线型让桥梁显得柔美;而横穿桥塔的笔直桥面,以及两侧粗壮的拉索,又让桥梁显得十分刚毅。

  整座大桥的色系,与东水门大桥相同,也是“雅灰色+国际橙”:桥塔采用的雅灰色,是一种浅灰色,十分雅致;拉索和钢梁采用的国际橙,介于橙色和朱红之间,看上去则很明快。

  去年3月底,东水门大桥通车,缩短了南岸区上新街、弹子石片区与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距离。去年底,轨道6号线“五里店-茶园段”通车,已经横贯两桥。来到东水门大桥处,你就能看到上层跑汽车、下层跑轨道的景观。

  渝中隧道没通,不能直达南岸

  千厮门大桥的施工进展,一直为市民所关注。虽然早在去年6月,千厮门大桥就已经通过了预验收,但由于渝中区一端的A、B匝道正在施工,车辆无法上下,因此大桥没能通车。

  千厮门大桥主桥是四跨、单塔、单索面连续钢桁斜拉桥,钢梁全长720米。两侧均有3米宽的人行道,容得下两三个人并排走。人行道还使用了彩色环氧砾石,既漂亮,又防滑。中间铺有盲道,十分人性化。

  走在大桥上,可以看两江汇流,也能看鳞次栉比的解放碑、古色古香的洪崖洞,也能看到正在崛起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渝中连接隧道正在修建中,虽然千厮门大桥通了,但只能是江北嘴与渝中区沧白路、解放碑之间互通,不能走渝中连接隧道、东水门大桥直达南岸。

  渝中连接隧道就在繁华商业区地下:小什字片区。具体线路为:从东水门大桥渝中桥头开始,下穿原市一院、农业银行、新华路、筷子街、罗汉寺、民族路、西南证券、嘉陵江索道,从洪崖洞民俗风景区处与千厮门大桥相连。

  因此,要等渝中连接隧道建成通车后,才能真正“一线贯通”,驾车从南岸出发,经过东水门大桥、渝中连接隧道、千厮门大桥,到达江北嘴。

  等到“两桥一隧”这个庞大的交通体系全部建成,不到渝中半岛的车辆,可以不再绕行地面,为渝中半岛缓堵。

  渝中方向这样上桥

  千厮门大桥渝中区桥头A匝道是上桥匝道,车辆可从渝中区到江北嘴。开车从民族路“丁”字路口进入,在沧龙渔府处下穿沧白路,在桥头钻出地面,就可以到达千厮门大桥。

  B匝道是下桥匝道,从桥上下来的车辆,通过匝道往沧白路方向。具体来说,车辆从千厮门大桥驶出后,从九三学社和重庆演艺集团中间正对处下穿,到洪崖洞海盗船附近穿出。

  两条匝道均宽6米,单向单车道,限速均为60公里/小时。标志标牌设置很清晰,驾车时要注意观看交通标志和路况。需要提醒的是,在民族路与沧白路相交的“丁”字路口,车辆比较多。而且,进入沧白路后,道路左侧是通过匝道往千厮门大桥,直达江北嘴;而右侧两个车道是通过沧白路到洪崖洞、临江门,要注意变道。

  揭秘>

  每根拉索可承受1450吨 创世界纪录

  千厮门大桥共有10对斜拉索,像一根根琴弦,弹奏着最美的音符。在修建中,还曾有两对临时拉索,不过已经拆除。

  这些斜拉索看似普通,却是施工中的关键和难点。斜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拉索,每根拉索由139根钢绞线组成。最大索力达每根1450吨,成为目前斜拉桥索力“世界之最”。

  据介绍,为了完成如此超常规索结构的安装、张拉施工,斜拉索制作安装单位在工厂内,预先制造“微缩”的实体桥塔。并完成两根139股钢绞线斜拉索的挂设和张拉调索施工演练,完全模拟现场拉索施工全过程,以获取相关的技术和工艺参数。最终,这些技术成功运用到实际的大桥施工中。

  69年前规划的两江大桥终成现实

  已经建成的“两江大桥”,是什么时候确定桥位的?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在历史中就曾经有规划,桥位基本吻合。69年后,终于变成了现实。

  据了解,1946年5月编制完成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注:陪都为当时的称谓,后为“战时首都”)。共分16部分,从交通、卫生、市政、建筑、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包括56幅图、79张表,涉及规划方案的图纸就有22张。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凝聚了众多知名人士的心血。1946年,由时任重庆市长张笃伦,招揽国内外专家、社会贤达组成了战时首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成员有胡子昂、茅以升、卢作孚等。

  其中的《交通计划总图》,收录到已经出版发行的《重庆历史地图集(古地图卷)》中。图中首次提到了两江大桥,并在规划图纸上标明了桥位。专家提出建成两江大桥后,高速电车、汽车可越江而过,相比轮渡的运输量增加上百倍,人口也可疏散至南北两岸。

  当年规划的桥位,一座是跨越长江的大桥,从东水门大码头至下龙门浩,连接市中心与南岸,即是如今的东水门大桥;另一座从嘉陵码头与千厮门码头之间,跨嘉陵江,与江北城贯通,即现在的千厮门大桥。

  从以前的图上来看,当年规划的两江大桥主体的桥位,与现在已经建成的两江大桥基本吻合,只是设计、匝道等有了现代的思路。而且,现在的轨道交通从两座大桥过江,和69年前的高速电车从此过江的想法基本一致。

  千厮门大桥大事记>

  2009年12月29日 千厮门大桥与东水门大桥同时开工。

  2013年1月2日 千厮门大桥桥塔完成封顶。

  2013年7月21日 千厮门大桥斜拉索安装完毕。

  2013年11月25日 千厮门大桥开始合龙,合龙耗时一周。

  2014年4月22日 千厮门大桥开始铺设沥青。

  2014年5月底 千厮门大桥主桥和江北嘴匝道建成。

  2014年6月24日 千厮门大桥通过验收。

  2015年4月2日 千厮门大桥渝中一侧A、B匝道通过验收。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