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堂接受《求是》杂志专访:打造现代交通引领转型升级
2015-03-04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杨传堂日前就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推进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问题,接受《求是》杂志专访。杨传堂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则是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牵引。
记者: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扎实推进新一轮改革,请您介绍一下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进展情况。
杨传堂:国际经验表明,打造陆海空立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决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体系和交通运输能力全面现代化。而这一过程,就是不断深化改革和实践创新的过程。只有全面改革和锐意创新,才能不断完善陆海空统筹、符合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才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向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转变;才能健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建立更加合理、稳定的交通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机制。总之,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就是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系统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攒科学发展后劲。去年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中央的改革决策,统筹谋划并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改革,陆海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行政架构基本形成,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记者:实践表明,改革越是深化,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越繁复,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深化改革重点要在哪些领域实现突破?
杨传堂:当前,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从近期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做好交通运输各项工作,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改革稳增长、促发展和惠民生。从长远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改革攻坚,抓好试点示范,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一是建设法治政府部门,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交通融资渠道和方式,探索PPP等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铁站场和枢纽建设,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用于公路建设的联动机制和差异化投资政策。三是按照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抓住时机推动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构建资金保障体系,普通公路养护资金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保障机制,继续探索管养分离和养护市场化改革。四是完善收费公路政策,加快《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进程。五是拓展交通运输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放促改革,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记者: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军”,为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交通运输行业确定了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杨传堂:交通运输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尺。一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首先是一部交通运输发展史。没有铁路和航海业,就没有近代工业革命和欧洲的崛起。没有陆海空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没有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经济体系。为加快建设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党组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研究提出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的战略导向。
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四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有机整体。“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衔接顺畅、运输服务便捷高效、科技信息先进适用、资源环境低碳绿色、安全应急可靠高效、行业管理规范有序,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拓展我国国际发展空间提供交通战略支撑。
记者: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尤为重要,交通运输部如何有步骤地推进?
杨传堂:设施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设施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综合管理能力还不高,特别是在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应急管理方面,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适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打造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以完善交通运输设施体系为基础,以推进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加强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改革为手段,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协调、高效、完善的交通运输体制和机制,实现交通运输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记者:我国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怎样才能尽快补齐“短板”,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杨传堂:经过多年努力和建设,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由“瓶颈制约”发展到“初步适应”,交通基础设施“绝对短缺”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但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铁路、内河、支线航空等仍是发展中的短板,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然不畅,枢纽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出行条件亟须改善。行业发展面临的土地、环保、资源、资金等约束越来越严峻。粗放式、外延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交通运输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要求,加快“四个交通”建设进程。发展综合交通,要加快完善综合运输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顺畅衔接和便捷换乘。发展智慧交通,要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各个区域的出行信息和运行数据的资源整合工作,深度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交通,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应用,推进多式联运、接驳运输、滚动发班等先进的组织方式,完善绿色交通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统计监测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将节约集约和环保要求贯彻到交通运输发展全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发展平安交通,既要突出常态化、长期化,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设,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也要继续开展“平安交通”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记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交通运输怎样更好地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杨传堂:国内外实践表明,“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交通运输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交通运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普惠性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进程中,交通必须发挥好“三大”作用。一是发挥好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支撑作用,为顺利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供强大坚实的支撑。二是发挥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作用,采取区别性的、倾向性的发展策略,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为全国各地同步实现小康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发挥好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启动一批率先突破的重大项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引领新疆、西藏和福建等边疆地区和重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需要综合施策,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根本性作用,交通运输业如何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发挥带动作用?
杨传堂:必须从经济社会全局和交通运输行业自身两个视角出发,积极适应新常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一是要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这本身就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处于加快成网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要加快交通运输业结构调整步伐和转型升级进程,促进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运输服务优化升级,使服务功能更加齐全,服务质量更加优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提高交通运输资源使用效率,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加强区域沟通、促进社会进步、均衡国土开发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和资源节约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向综合运输体系转变,实现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