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正文
架起太空的桥梁
2012-11-02 来源: 网
桥梁是连接陆地与江、河、湖、海的纽带,她拓展了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空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我国多学科卓越专家的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堪称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作为茅先生浙大人的后辈、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的后辈和毛玉麟女士的同界别全国政协委员,我从事的是空间飞行器领域,我们的产品是空间飞行器,它也是桥,是人类在地球与太空之间建起的桥梁,为人类在宇宙的活动中拓展空间,从地球走向太空。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为中国航天史树起第一个里程碑;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同志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树起了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2007日10月24日,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发射,绕月飞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自主地发射探月航天器的国家,在中国航天史上树起了第三个里程碑。

  自“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至今,我国共研制和发射了150多个空间飞行器,中国空间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试验阶段到应用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航天事业在以下八大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在取得这一系列成绩的过程中,我国的空间事业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北京、天津、西安、兰州等地建设了空间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以青年人为骨干的航天人才队伍,铸就了航天“三大精神”。

  回首往事,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力量和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经验缺乏,正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聂荣臻、钱学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中国的航天人开创出了一条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用于攀登”航天传统精神为指引的航天之路。经过艰苦卓越的发展,取得了“两弹一星”成功发射的丰功伟绩,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大国地位。在1999年国庆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京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其中就有我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老院长钱学森以及杨嘉墀、王希季、孙家栋等老先生。也就是在那时,江泽民总书记精辟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调、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集中的体现。进入20世纪,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广大航天工作者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奋战,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航天科技队伍成长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秀人才队伍。而以这“四个特别”为核心的“载人航天精神”则被誉为航天人对爱国的集中诠释。

  展望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继续稳步发展,完成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蜕变。航天的发展将带动各学科、各领域多项技术的发展和突破,这些技术会应用于社会发展建设中。我们的各类军用飞行器将为国防带来更加可靠的支持、民用卫星将会得到更大支持与发展,全面服务于社会。具有牵引性和代表性的各项重大工程也陆续开展,扎实推进。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空间事业发展中的几个重大工程。

  一、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按计划分三步来实施。

  载人航天一期工程,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完成“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的发射任务,“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而“神舟六号”飞船则实现了多人多天的突破。


  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航天员出舱行走(于2008年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于2011年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并完成无人空间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2012年“神舟九号”完成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明年会继续发射“神舟十号”等后续飞行器,并在飞船工程的基础上发射长期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开展应用试验。


  载人航天三期工程,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三期工程目标是完成建造和运营多舱段组合的近地载人空间站,在2020年左右,完成空间实验室、60吨左右空间站和货运飞船三个载人航天器平台的建设任务。


  二、 探月工程

  中国的无人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第一期绕月工程,于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绕月任务和科学探测,并且精确受控撞月,取得了一批丰富成果。


  第二期工程目标是研制和发射飞行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2010年,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实现了直接地月轨道转移等六大工程目标,完成虹湾地区月面成像,扩展任务丰富多彩:完成了在拉格朗日2点的空间探测任务后,现在正飞向一千万公里的远方,争取明年与一颗小行星在茫茫太空实现交会与探测。2013年,将完成“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实现软着陆和就位探测,采用月球巡视车,实现月面巡视。2014年,还要完成“嫦娥四号”的发射任务。


  第三期工程目标是采样返回,将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大火箭,在海南发射场同时把着陆器、轨道器、上升器及返回器发射至月球轨道。轨返组合体绕月飞行,着陆上升器组合体落月、采样。上升器月面起飞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样样品转移至返回器,上升器分离。轨返组合体返回地球,在距地球6000公里处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携样品返回地球。此项工程约在2017年首飞。

  三、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完成了“北斗一号”01星和02星的发射,建成我国第一代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重点区域20m精度定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完成了“北斗一号”03星的发射。


  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一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SGO)和4颗中轨卫星(MEO)组成星座。2010年完成最简系统建设,2011年建成基本系统,2012年完成星座组网运行,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供区域导航应用。


  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二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系统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SGO)和24颗中轨卫星(MEO)组成星座,具有星座自主导航功能。2014年左右,完成全球系统2颗ISGO、2颗MEO试验星的研制与发射组网。2020年前,完成系统建设。

  四、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该系统紧紧围绕建立我国战略性空间基础设施的目标,统筹建设天基、临近空间、航空、数据中心和应用五大系统,构建天、空、地三个层次观测平台,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目标是建成覆盖可见光、红外、多光谱、超光谱、微波等观测谱段的,中高低轨道结合的,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观测能力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预计2020年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发展以上几个重大专项的同时,我们必须在新型、大型、重型、适应性强的运载火箭方面也应取得关键性突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也在进行当中。在CZ-5运载火箭和文昌基地问世后,我们在20~30年将会实现大载荷量“低地球轨道”(LEO)和“同步轨道”(GEO)任务的需求。中国将具备将1.2吨~25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将1.8吨~14吨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能力。也可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等。

  在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正式发布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其中阐述了中国航天要进行深空探测研究、要进行行星际探测、要启动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同时强调了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感谢全国人民关心、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的航天也无法取得今日的成绩。记得执行“嫦娥一号”发射任务时,我和试验队成员从北京乘飞机经停成都前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由于航空公司的临时航班变动,取消了原航班。在得知我们要执行月球探测器发射任务的情况后,改派了航班,因飞机可乘人员多于试验队员,也放行了部分乘客。在这过程中,航空公司方面发生失误,持票登机乘客多于舱位数3人,当时航班的机长在飞机上征询乘客意见,将情况介绍后,让人感动的是,很多乘客立刻拿起自己的行李下机,将位置空出,他们说:我们把位置让给试验队员,就是为中国航天做贡献,我们平时想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都没有机会,这次坐飞机居然坐出来这个机会,我们推迟行程都高兴。就是这么朴实的话,就是这么真诚的帮助,这些人的心声反应了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可以说,没有人民的关心,也没有今天中国的航天大国地位。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完成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蜕变还需要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但是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航天人一定会给全国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架好通向太空之桥,而且这桥也一定会如茅先生设计的大桥一样壮观、结实。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